最近天涯君針對20-50歲年輕消費者做了一個調查問卷,問題是:
“你認為汽車設計的未來發展方向是什么?”天涯君發現,80%回復是“科技化”。有些人還能準確的說出3D車燈、取消外后視鏡等極具未來化的設定。這說明:“科技化”已經深入人心。
不過,一句“科技化”并不能說明未來汽車設計的核心優勢,因為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大家的需求變得更旺盛了,“科技化”固然很酷,可僅有此會缺少層次美感。比如大眾I.D. Vizzion概念車,天涯君認為科技化有余,美感不足。未來設計不能止于一面,而是要多種美學融合。
那些真正融合了智力、智能和色彩、性情、美感等多種美學融合的新車則一亮相就會引發消費者的狂熱追捧,譬如長安UNI-T,雖然只是發布了官圖,但已經是好評如潮。很多網友表示:今年的新車就等他了。
從長安汽車的公告圖中可以發現,UNI-T在長安汽車家族化設計的基礎上又進化出了全新設計語言。據官方解釋,UNI-T的“T”,詮釋為:“—”表示的是廣闊的知識面,“丨”表示的是某一領域的專精。
為什么這款車在造型設計上能征服越來越挑剔的年輕人呢?
車頭——菱形美學符號是時尚經典
未來設計不是推翻既往的設計,融合創新才是最佳思路。比如Chanel經典的classic Flap Bag就采用了經典的菱形紋,放到現在依然不過時。
又或者DS概念車X E-Tense,前臉的DS之翼清晰可見,搭配逐漸發散的大面積菱形光幕,高級感和未來感十足。過去和未來在此相互交織,敢說過時?
X E-Tense代表的是DS品牌對2030年汽車設計的思考,回味十足。
這種設計思路在UNI-T身上也能看到。
它的前臉進氣格柵采用了大量塊狀菱形元素,這些元素由中心的菱形元素向四周逐漸演化發散,是目前市面上比較新穎的設計。
而要說它與X E-Tense又有什么不同,是它采用了無邊界設計,菱形元素最終與前臉融為一體,前位燈嵌于格柵中的做法非常獨特。加強各設計版塊的聯系在近些年一直被提及,這也是為什么大燈和進氣格柵貫穿成為流行的原因之一,今天說的無邊界設計也是如此。
天涯君已經不止一次聽到吐槽說當下大嘴設計太過泛濫,像新一代寶馬4系沒有新意,其實犯的就是過于突出大嘴設計,各設計相互融合不夠。
除了我們說的融合美感,能看到UNI-T這款車的基調是力量。為呼應力量感,UNI-T前機蓋采用了跑車常用的兩側隆起設計,并與剪線相融合。除了在美感上展現棱角分明卻又線條流暢外,它還能幫助調和空氣動力學特性,降低風阻。
車側——力量感和穩定感
馬自達的設計一直被很多粉絲所推崇,要說原因,和馬自達擅長光影面的營造有關,比如CX-4,除了車漆加成外,側身更多是通過型面過渡造就立體感,加之微微下壓的車頭和溜背造型,產生了俯沖之勢。
對比下來,UNI-T的側身也很運動,這得益于溜背造型以及下壓式肩線設計。為了曲面意識形態,它的前后門還采用了隱藏式門把手設計。
為呼應設計還不止一面,UNI-T還更進一步,強調了力量感和穩定感。這里面有很多設計細節加成的原因,除了采用了更多立面,以及霸道有型的風刀型輪轂外,關鍵在于UNI-T的車頭和車尾更筆挺。
車尾——調和比例+突顯科技
對于緊湊型SUV而言,尾部設計其實是最麻煩的。
較之轎車,它的車高更高,尾部很難實現車窗/車高(底盤到車頂)比1:3的最佳設定,基本在1:4甚至更低,不可避免地會造成尾部比例失調問題。
UNI-T的解決辦法是分層設計。
也就是將整體面切換為細分面,通過豐富的細節來調和比例失調問題,并采用了超大的排氣口和防擦板弱化車高感,盡量減少大塊的空白面。
這一系列設計手法在一些概念車上也可以看到,比如雷諾將于今年3月發布的全新概念車SUV就采用了類似的手法。
在解決產品難點問題后,UNI-T也呼應時代需求,展現科技感和個性。其V型后尾燈采用了3D立體式LED尾燈組,棱角分明,很有戰斗氣息。
無論是從專業的設計師角度,還是普通的消費者審美角度,長安UNI-T的設計讓人眼前一亮。
不單是它采用了像3D立體式LED尾燈組、隱藏式車門把手等科技化元素,我們還看到了很多前衛的設計手法,比如菱形無變化前臉(并直接嵌入前位燈)、常見于跑車上的高寬肩線并直接連接至發動機蓋凸起設計,尾部設計也堪稱這個級別最為豐富之一。
不同于以往SUV中庸的設計,長安UNI-T既有鋒銳的輪廓,又有優美的線條,既有時代經典,也有未來科技。這些相互交織融合,既對立又統一,極富極客精神,既致敬經典,又有自己的個性,更引領了未來的汽車設計趨勢。
長安UNI-T有望于2020年3月開幕的日內瓦車展正式露臉,于年內上市,想必到時會釋放更多的設計細節,非常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