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企業逐步復工,口罩不足成為不少企業面臨的難題之一。好消息是這一瓶頸有望于近期得到突破!記者從市經信局獲悉,由14家服裝企業以及1家原輔料配套企業組成的寧波應急防疫民用口罩生產小組已逐步復產。20天內,首批100萬個民用口罩有望投放市場以及各家復工的生產企業。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場艱難的物資消耗戰。特別是作為重要防疫物資的口罩和防護服,迅速成為緊缺資源。疫情如火,留給寧波應急防疫民用口罩生產小組的時間并不長。2月5日,全市組織召開重點服裝和面料企業座談會,進行動員部署;2月7日上午,相關企業便拿出了口罩的樣品和生產工藝方案。
“經過比對、協商,經信部門、市場監管部門反復核實民用口罩標準,寧波纖維檢測所檢測口罩樣品,最終我們決定由太平鳥提供外觀設計、標識、防偽絲,廣源針織提供口罩外殼面料,藍禾醫療提供熔噴布,銘朗服飾等企業組織生產,形成完整的民營口罩生產鏈條。”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15家紡織服裝企業能夠第一時間轉產生產口罩,體現了寧波企業的擔當與責任。
太平鳥連續4天趕制樣品,并主動挑起供應鏈物流配送和包裝設計的工作;廣源針織一邊給原本已經訂購面料的客戶協調、解釋,希望能夠推遲訂單,一邊開啟工廠所有的蒸汽鍋爐、染織、淘洗、整熨等設備,加緊調試;銘朗服裝等企業一邊緊急招募當地員工,一邊培訓,一個熟練工已可日產口罩100個……
“寧波的口罩生產方式不僅解決了當前無紡布物資緊缺問題,而且這種口罩可以反復使用,通過水煮殺毒,插入新的濾片——熔噴布即可,每個口罩配8個濾片,可循環使用一周,是對口罩生產工藝的一種顛覆。”寧波服裝行業協會秘書長毛屹華告訴記者,如15家企業復工順利,寧波市民不久便可見到印有“NBFY”字樣的地產民用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