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2月9日電(張煜歡 陳華)一群人身著紅黑相間的統一馬甲,頭戴印著紅十字標記的帽子,齊整喊著“勇于擔當,敢打必勝,不辱使命”口號……熟悉的場景在浙江杭州再次上演,而前赴后繼的面孔又換了一批。
根據國家統一安排,2月9日,浙江省組織5支抗擊新冠肺炎支援湖北醫療隊出征武漢。在10小時內,這5支由該省各地醫護人員組成的醫療隊迅速組建完畢,他們攜包括呼吸機、ECMO等重癥救治設備的40余噸物資,踏上支援湖北之路。這也是浙江首次攜帶重癥救治設備赴武漢開展新冠肺炎救治工作。
浙江抗擊新冠肺炎醫療隊出征湖北。 張煜歡 攝今年61歲的傳染病學專家陳亞崗是這次浙江醫療隊的隊長。剛從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四醫院院長位置上退休的他,連日來始終忙碌在浙江義烏的救治一線。“做醫生就沒有‘退休’的概念,這次疫情嚴重,作為傳染科的‘老兵’我早就做好了去武漢的心理準備。昨天晚上將近11點接到通知,我馬上整理了行李,協調帶去疫區的醫療設備,簡單交接一下工作后就從義烏過來了。”
盡管此行倉促,但為了工作更方便,陳亞崗還是抽空剪短了頭發。他摘下帽子,兩鬢已有些微微泛白。于其而言,此行召集了浙江省數百醫護力量,隊伍浩大,帶隊壓力不小。
“大家來自不同的醫院,都有參與救治的基礎,但規范不盡相同。來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怎樣將浙江醫療隊的體制建立好,落實好各個人員的培訓。”陳亞崗說,“這是一個新的傳染病,之所以‘新’是因為不斷在變化,我們爭取集全省之力,把各地好的防治經驗引入到接下來的支援工作中。”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精神科主任王鶴秋是在凌晨的睡夢中接到了這次出征通知。“當時我想都沒想就說好的。帶著上前線沖鋒陷陣的激動,我幾乎一夜沒睡。”
醫療隊隊員與同事家人告別。 張煜歡 攝從事精神衛生臨床工作已經27年的他,自從疫情發生以來就在考慮如何應用自己的專業,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到武漢以后我會盡力疏導當地患者負面情緒,消除他們的恐慌和焦慮,做好心理干預。”
這支隊伍中有資深專家,也不乏年輕力量。來自麗水市第二人民醫院的護士祝嘉蔚是一名“90后”。9日凌晨1點接到醫院通知后,上午7點半她就帶著簡單的行李前往醫院集合。“這段時間一直都在醫院上班,也很關心武漢的疫情。之前就報了名去前線支援,個人物品、防護裝備、消毒用品都準備好了,就等一聲令下。雖然準備時間很短但并不匆忙。”
又是一場臨別。面對遠行的戰友,蘭溪市人民醫院副院長趙順金叮嚀該院6名醫護人員“務必凱旋”。“我們的醫護人員很了不起,他們早上七點半才接到通知,十點半就從蘭溪出發了。盡管我們當地的防疫壓力也很大,但是支援武漢每個人都義無反顧。醫院能做好的就是盡可能給他們備好充足的物資,讓他們沒有后顧之憂。”
醫療隊隊員與同事家人告別。 張煜歡 攝“請大家務必加強自我防護,多加小心,我們的敵人是看不見的傳染病毒,每一位醫療隊員都要做好自我保護。”浙江省委常委、組織部長黃建發在送行浙江醫療隊時說,“你們到湖北防疫第一線,那里疫情嚴重,困難較多。希望大家克服困難,做好一定的心理準備,及時修整,增強自身免疫力。”
據了解,為進一步增援武漢前線,此次浙江醫療隊中的杭州市和寧波市各2支醫療隊將整建制接管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四個重癥病區,開展重癥病人救治。
除了各地的醫護人員支援力量,此次浙江攜“重器”支援湖北,共準備了呼吸機40臺、除顫儀4臺、中心監護儀4臺、心電監護儀60臺、ECMO1臺,設施設備等物資40余噸。
浙江抗擊新冠肺炎醫療隊出征湖北。 商澤陽 攝自疫情蔓延之初,浙江就已做好與兄弟省份攜手進退的準備。1月25日起,浙江已派出多批醫療隊伍馳援湖北疫區。截至2月8日,浙江已派支援湖北醫務人員共計368名,分別入駐武漢第四人民醫院西院區、武漢肺科醫院、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和江漢“方艙醫院”。
前赴后繼的路上,當無數微光匯聚,便有了照亮夜空的勇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