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死期也就是所謂的定期存款,說到定期存款,很多人都以為這是一種最愚蠢的理財方式,因為目前很多銀行的存款利率是比較低的,相對于每年的通貨膨脹來說,把錢存在銀行其實就是虧損的。
但是我覺得大家不能用過去的思維來衡量現在的存款,我們不否認前幾年我國的存款利率確實是比較低的,大多數銀行的存款利率都低于3.5%,而這個存款利率跟動不動就是5%的通貨膨脹率相比,確實算是比較低的,另外市場上卻有很多收益率更高的理財產品,因此很多人把錢存在銀行里面確實是比較虧的。
但是最近幾年隨著我國存款利率的不斷放開,再加上存款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各大銀行目前的存款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這種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存款利率更靈活。
以前大多數銀行在吸收存款的時候,基本上都是按照基準利率或者在基準利率的基礎上上浮個百分之二三十,所以當時的利率是比較低的。
但是最近幾年時間隨著我國存款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各大銀行明顯感覺到了吸收存款的難度,所以為了吸收更多的存款用戶,各大銀行都在實行更加靈活的存款利率。
一方面是銀行會根據不同時期市場資金的緊缺程度上浮不同的利率,有一些小銀行在特殊時期存款利率可以上浮100%以上,對應的存款利率可以達到5%以上,比如現在有些民營銀行或者農村信用社推出的存款產品,5年期的利率都可以達到5%以上,這個利率相對于整個理財市場來說也算是比較高的。
另一方面銀行會根據不同客戶的存款額度給予不同的利率,一般情況下,用戶存款的額度越高,對應的存款利率也會越高。如果大家有100萬以上的存款額度,去銀行存款基本上都可以跟銀行自行協商利率的。
第二、用戶可以選擇的存款產品更多。
以前大家去銀行存款基本上都只能選擇定期存款,但是最近幾年各大銀行順應市場需求推陳出新,很多銀行都推出了一些新型的存款產品,比如有些民營銀行推出的智能存款滿期利率可以達到5.45%,而且可以隨時提前支取,提前支取掛檔計息,有些銀行存滿一年以上,提前支取就可以獲得4%以上的利率,這個利率相對于普通銀行存款要高很多,而且靈活性更高。
除了智能存款之外,還有大額存單,結構性存款都是最近幾年新出現的存款產品,這些存款相對于普通存款來說利率更高,靈活性也更好,所以深受廣大用戶的歡迎。
除此之外,自2018年央行推出資管新規之后,銀行的理財產品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各大銀行的理財規模不斷減小,理財的收益率也不斷下降,截至目前各大銀行理財的平均收益率已經下降到4%左右,這個利率跟那些小銀行的存款利率相比已經沒有了優勢。
也就是說目前很多銀行給出的存款利率并不比理財產品低,而在利率相對比較高的前提下,還可以保證一定的流動性,與此同時,目前銀行存款保本保息,不管是普通存款,大額存單,智能存款基本上都是可以保本保息,同時受到存款保險條例的保護,50萬之內的存款沒有什么風險。
可以說目前很多銀行推出的存款產品都是兼顧收益性和安全性以及流動性的,這讓存款產品在整個市場上的競爭力一下提升了不少,所以最近兩年時間有越來越多的用戶更傾向于把錢存到銀行里面,而不是拿去做其他理財,畢竟錢放在銀行里面保本保息,這樣才是最安全的一種理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