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溫州2月8日電(記者 潘沁文 見習記者 周悅磊)“親愛的媽媽,很抱歉,沒有陪著您過個團圓的節日。除夕夜,剛好輪到我值班,大年初二開始,我又奔赴抗‘疫’一線,粗粗算來,我們已經有十多天沒見面了。”2月8日是元宵節,又是一個團圓的節日,浙江溫州一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的醫護人員張海霞仍然沒能與家人團圓。元宵前夕,剛下夜班的她看到手機里母親發來的一句句關懷,不禁紅了眼眶,寫下一封家書送予母親。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嚴峻,醫院需要24小時值班、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也是24小時值班,醫院所有的醫生、護士、行政人員都取消了春節休假,全部派往一線,定點定位,防疫工作在緊張有序地進行著。
“媽媽,我也想回家,我也想念家里溫暖的床,我也想念您燒的熱菜熱飯,但我是醫生,我仍然清晰地記得那句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我一定要竭盡全力守護他們的健康。”張海霞在家書中寫道。
張海霞在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值班。這里住著需要接受醫學觀察的人,他們要在這里隔離14天。每天早上,張海霞去分診臺領取防護用品,穿戴好防護服或隔離衣,跟同事們互喊“加油”打氣,然后各自奔往觀察點去接班,每天要給隔離人員定時消毒、定時測溫、觀察狀態……
“下夜班的同事一夜未眠,眼袋水腫、布滿血絲,我看著真心疼啊!可他總是微微一笑,全然不顧臉上的勒痕和手上的損傷壓痕,依然對我做了個加油的動作。”辛苦的工作背后,是所有抗“疫”衛士堅定的信念和信心。
又是一個夜班結束,張海霞從值班柜子里拿出手機,總有一個是其母親打來的未接電話,微信里一直是那句:“做好防護,照顧好自己。”
“媽媽,請您放心,我能照顧好自己,自疫情發生以來,社會各界人士捐款、獻愛心、送口罩、送蔬菜、送牛奶……大家都很關心醫護人員,您也要好好待在家里不外出,等到春暖花開,我再陪您把春節旅游計劃補上。”張海霞如是寫道。
張海霞是溫州市龍灣區海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生、中國人民解放軍浙江陸軍預備役步兵師第一團通訊連女兵、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請戰”時,她說:“我是醫生,也是軍人,平日苦練本領、練精手中武器,確保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我們必能打贏這場戰‘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