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嵩縣竹園溝村捐大蔥10萬斤 村支書:武漢需要還能再捐
”從大年初一開始籌備這個事,包括和村民代表開會溝通,和上級單位協調運輸設備、通行證等。“整個準備工作持續了不到一周時間。
新京報訊(記者 張羽)蔬菜、水果等各種農產品在疫情期間不斷被捐往武漢,無論是村民個人還是農產品企業紛紛加入了這場捐助接力。位于河南省洛陽市的嵩縣是我國國家級貧困縣,這幾天,來自縣內閆莊鎮竹園溝村的村民向武漢捐贈10萬斤大蔥。作為此次捐贈的發起人以及運輸大蔥的“司機”,竹園溝村黨支部書記朱德林表示,100多位來自本村和鄰村的村民花了3天挖出大蔥并打包裝車,為了支援疫情中的武漢,如果當地需要,還可再捐。
3天手挖大蔥、半天送至武漢
今天上午,竹園溝村黨支部書記朱德林剛剛回到家中。由于剛剛從武漢返回,在此前3天的時間里,他一直在位于鄉鎮的賓館進行自我隔離。此次回到家中,他依然不敢松懈,大部分時間,他也會在單獨的房間里度過。雖然出行受到一定限制,但說起到武漢的“自駕之行”,朱德林還是十分自豪。
朱德林所在的竹園溝村位于河南省洛陽市嵩縣閆莊鎮。轄區內共計9個自然村,3600多口村民。其所在的閆莊鎮以大蔥種植聞名,種植面積達到近5000畝。而為了援助處于新型肺炎疫情中心的武漢,竹園溝村近日集體捐贈了10萬斤大蔥,并在打包、裝車后的第二天送達了目的地。
村民在田地中挖大蔥。受訪者供圖
“從大年初一開始籌備這個事,包括和村民代表開會溝通,和上級單位協調運輸設備、通行證等”。整個準備工作持續了不到一周時間。據朱德林介紹,村內目前種植了200多畝大蔥。由于村子所處于丘陵地帶,挖蔥需要村民徒手進行。而若按照往常的工作時間來看,10萬斤大蔥至少需要6天左右的時間。
“不光是本村村民,包括鄰村也來了很多的志愿者,一共100多人花了3天完成了挖蔥、打包、裝車,這樣能夠保證更及時地將物資送到武漢。”
2月4日,朱德林一行4個人開著兩輛卡車將大蔥送到了武漢市蔡甸區。據他介紹,此次捐贈是與武漢市商務局溝通對接,“之后主要是分配到轄區內的各個社區”。
也有村民覺得是“強出頭”
嵩縣位于河南省洛陽市西部,是我國國家級貧困縣之一。雖然竹園溝村并非貧困村,村民的收入也隨著當地產業發展不斷提高,但10萬斤大蔥對村民來說依然不是個小數目。據朱德林估計,如果按照今年的銷售價格,10萬斤大蔥至少能賣出15萬元。
在召開第一次村民代表大會時,朱德林也遇到了不支持捐贈的村民。“開會時,有的家庭不來,或者只來了一個人,雖然多數都是支持的,但有些村民會覺得你一個支書在這個時候搞捐贈就是強出頭。”
對于不理解的村民,朱德林會挨家挨戶登門拜訪,希望通過溝通得到他們的支持和理解。他告訴記者,在最近幾年,村里的產業不斷發展,使得村民的收入也有所提高,生活也越來越好,“除了自己努力,和國家、社會的幫助都分不開,現在其他地方有需要,我們理應幫一把”。
溝通的結果是,村民不僅同意,而且還在挖蔥、打包工作中主動參與進來。最終,在完成蔬菜檢驗、車輛通行證明辦理以及與武漢市當地相關部門對接聯系后,卡車載著大蔥和竹園溝村村民的心意開往了武漢。
卡車上橫幅代表了村民的心意。受訪者供圖
返程途中的加油站還送了抽紙
距離捐贈已經過去了4天,但記者仍然可以在網上看到來自竹園溝村的“求助帖”。內容為征集愛心運輸車輛和運輸企業。說起這事,朱德林表示自己不怎么上網,也不會搞發帖這些,但在運輸前確實有對外電話尋求過幫助。回顧整個捐贈過程,運輸確實一度難住了村民。
“一是假期,上班的企業還比較少,二是因為目的地是武漢,很多人不愿意去,找了很多的單位、企業,最后都沒能談成,干脆就想著我自己來”。
朱德林告訴記者,捐贈所用的卡車為鎮上相關部門無償提供。司機則是包括自己在內的4位志愿者,不都來自竹園溝村。除了卡車上裝載的大蔥,朱德林還提前準備好了足夠的口罩以及防護服、消毒液等醫療物資。據他介紹,這些都是由鄉鎮衛生院提供,“臨走時一直囑咐我們要多多注意,我們也是還沒有開到武漢就都換上了防護服”。
往返各10個小時,加上在武漢市內進行的裝卸、等待工作,整個來回路程花了近24小時。
“兩個人一輛車輪流開,來回路上各加了一次油,也休息了一下,其他時間就是在趕路”。而在開車返回的路上,途經的加油站負責人還給朱德林送了幾盒抽紙,“說你們好樣的也辛苦了,送這么多東西到武漢”。
卡車經高速路口時進行消毒。受訪者供圖
離開武漢前,武漢市當地部門還對竹園溝村的捐贈表達了感謝。朱德林也很實在,他告訴記者,如果有需要,村子里還有10萬斤左右的大蔥可以捐贈。
新京報記者 張羽
編輯 穆祥桐 校對 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