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追(左三)和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支援金銀潭醫院第一批醫護人員。(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供圖)
與病魔抗爭28天后,57歲的李婆婆又“活了過來”。2月4日,家人將已確認符合出院標準的她從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接回家隔離恢復。 回顧李婆婆的診療經歷,負責救治的該院重癥醫學科副主任余追教授感慨地說,診療組當時的謹慎研判和當機立斷,既保住了婆婆的生命,也避免了醫護人員被感染。余追教授及其團隊,更多面對的是危重病患,正是因為他們的堅守和決不放棄,才挽回了一個個生命。
救治患者 分秒必爭
今年1月6日,畏寒發熱9天、體溫高達39℃的李婆婆,被緊急送往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急診科救治。她還有典型的咳嗽、胸悶、氣促等癥狀,一系列檢查顯示,她的雙肺呈病毒性肺炎改變。 在接受退熱、抗感染等治療后,李婆婆癥狀緩解不明顯。由于存在呼吸困難,高流量吸氧氧飽和度不能維持正常,當天晚上她被收入醫院重癥醫學科救治。余追帶領團隊,立即研判婆婆的病情。 李婆婆的病情進展之快超過所有人預計。進入重癥醫學科僅3個小時,她的呼吸困難持續加重——在高流量濕化治療儀100%氧濃度給氧下,她的氧飽和度卻掉到了70%左右,隨時面臨呼吸衰竭死亡。 余追當機立斷,指示值班醫生緊急行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暫時保住了生命。 隨后的進一步檢查發現,李婆婆罹患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多種基礎疾病,且有30余年肝硬化病史,這都給治療帶來極大困難。 余追帶領醫療組精心診治,持續給予婆婆抗病毒、抗細菌、激素治療,并使用丙種球蛋白提高免疫力、營養支持、維持內環境穩定等綜合治療,穩定住婆婆的病情。
加強防護 預防感染
李婆婆被收入醫院重癥醫學科救治的時候,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還未全面暴發。但余追緊急決定將婆婆轉入該科負壓病房隔離治療。同時,他要求所有醫護人員加強防護,預防感染。 1月19日,李婆婆成功脫呼吸機并拔除氣管插管,改為經鼻高流量濕化儀吸氧。 在病床上躺了13天后,婆婆的肌肉都出現萎縮跡象,重癥醫學科護士長王莎莎在組織護理中,鼓勵婆婆躺在病床上蹬自行車康復鍛煉,同時讓家屬多次視頻探視,安慰鼓勵患者勇斗病魔。
雖然余追已于1月18日奉命增援武漢金銀潭醫院,但他仍牽掛著這位重癥患者,要求治療組姚蘭博士等人密切關注病情,并想辦法找出致病原。 1月22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檢驗科在省內首批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后,李婆婆第一時間接受此項檢查,結果確診為陽性。此后,經過醫護人員精心治療,李婆婆狀況一天天好起來。1月底,她已可以自主進食,神志清楚,生命體征穩定,肺部感染已基本吸收。 在兩次核酸檢測確認為陰性后,醫務人員判定她已達到出院標準。2月4日,家人將婆婆從重癥醫學科接回家繼續休養,并囑咐她在家期間強化自我隔離。 余追介紹,他們科室148位醫護人員,從2019年12月31日收治第一例疑似病人至今,醫護人員一直處于高強度高風險狀態,但迄今為止也無一例感染。 這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在此次疫情中,反復強調醫護人員要有自我防護意識、做好自身防護的成果。
超負工作 排除萬難
除夕,余追脫下防護服后,上半身短袖濕透的照片刷屏互聯網。網友為這群前線“白衣戰士”的辛苦奮戰而感動,紛紛向前線的醫護人員致敬。 “作為一名黨員醫生,我要把重癥病人照顧好、診治好,及時總結經驗,救治更多危重病人?!庇嘧穪聿患瓣P注自己成了“網紅”的事,全身心投入到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中。 余追帶領的團隊在1月18日晚進入金銀潭醫院。據余追介紹,工作隔日開始,大約花了兩天半時間,6層病區一邊收治危重病患、一邊完成改造。“當時這里可說是什么都沒有,護理人員均沒有ICU工作經驗?!?ICU病房對設備要求很專業。雖然改建初期很多配套跟不上,沒有監護儀、呼吸機、輸液泵等,但是余追帶領醫護團隊排除萬難,在開頭幾日就陸續收治危重病人。 盡管困難重重,但ICU擴增對于危重病患的接診效果顯而易見。余追說,僅6層ICU已有多位病患送至普通病房。“經過團隊兩周的努力,危重病人死亡率在下降,盡管比較緩慢。但隨著這里各方面越來越接近于正常ICU的標準以及救治方案不斷優化,危重病人救治成功率應該會有所提高。” 這個臨時團隊超負荷的工作量是難以想象的。余追和他的團隊每次完成一天或者一夜的工作,需換幾次防護服。每4個至5個小時脫下防護服后,所有人都汗流浹背,全身濕透。 “我們最高紀錄是29個病人。而當時全科只有34名護士,其中有ICU背景的只有7人,護士與床位數的比例遠遠不達標。”余追認為,隨著來自省內外3批ICU護士的增援,護理壓力后續能得到明顯緩解。 余追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危重患者的核心癥狀是頑固性低氧血癥。如何幫助患者度過頑固性低氧血癥期,避免多器官功能損害,是成功救治的關鍵。選擇恰當時機使用激素沖擊治療,早期行有創機械通氣,深鎮靜降低機體耗氧量,減少人機對抗,以及合理的抗生素使用、充分的營養治療,是他從診治多個危重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中總結出的經驗。 戰“疫”還在繼續。余追和他的戰友們仍在一起繼續不懈努力,讓更多病人轉危為安,痊愈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