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密云金溝村滯銷草莓找到銷路 老村委學做“微商”
微信群里一次購買5斤,就由種植戶免費送貨上門,但是目前只在密云區送貨
新京報訊(記者 王紀辛)新京報2月3日報道了密云區河南寨鎮金溝村種植戶發愁大棚草莓賣不出去的情況后,近日,記者再次聯系金溝村兩委。金溝村書記王加令告訴記者,“新京報的報道發出后,真有不少市民打來咨詢電話,直接表示要購買草莓,幫種植戶解決銷售難的問題。經過村兩委商議,后來制定了果實大、中、小3個規格的銷售價格,臨時組建產銷對接群,盡可能減少種植戶損失,至少草莓不會爛在地里了。”王加令說。
大棚里的草莓陸續成熟了。受訪者供圖
2月3日,新京報鄉村頻道發布了《團購10元一斤 京郊密云種植戶仍發愁草莓銷路》一文,反映了北京市密云區河南寨鎮金溝村草莓滯銷的情況。金溝村周邊沒有其他旅游項目,大棚蔬果過去全憑品質吸引游客前來采摘,但由于今年的突發情況,外人無法再進村,村里的草莓從去年11月的一斤60元降到現在的10元。
即便這樣,草莓仍是賣不動,而草莓采摘季本來還有4個月。當地農業服務中心為此專門組織了種植戶、電商、消費者建群對接。
2月7日,新京報記者再次追訪金溝村草莓銷路問題,得知情況已經頗有改觀,滯銷問題得到了一定緩解。金溝村書記王加令表示,新京報的報道發出后,不少市民打來電話表示要購買草莓,幫種植戶解決銷售難的問題,微信群里增加了不少人。
成熟的草莓。受訪者供圖
記者了解到,金溝村兩委針對目前咨詢購買多的情況,派出村委委員王化寶代表種植戶,專門對接草莓銷售事宜。王化寶告訴記者,“組建‘金溝村草莓產銷對接群’后,不斷收到訂單。”這位55歲的老村委委員,直接用自己的手機學習建起了微信群。
王化寶說,這是他第一次做“微商”,在添加記者微信的時候,還特地叮囑,“一定要標注清楚你的名字,這幾天加我的人太多。”
他發給記者的手機截屏顯示,“金溝村草莓產銷對接群”已超過200人,“草莓總算有銷路了。”
王化寶告訴記者,“對接群”里明確列出3個價格,小果10元/斤,中果15元/斤,大果20元/斤,一次購買5斤,就由種植戶免費送貨上門,但由于受疫情影響,目前只在密云區送貨。
微信群里賣草莓,目前只在密云區送貨。受訪者供圖
具體銷售辦法是,王化寶在微信群里接到購買信息,分發給種植戶,由種植戶進一步聯系并負責送貨,消費者直接付款給種植戶。
村書記王加令向記者介紹,按照金溝村兩委的計劃,自2019年起,決心帶領村民發展農旅觀光型種植。據介紹,2019年金溝村改建了70座大棚,專門種草莓。棚膜、棉被、卷簾機由政府資助80%,個人出資20%,種植戶原打算靠草莓采摘收入補上前期投入。按照正常年景,采摘草莓的價格一斤在50元左右。
2019-2020年的大棚草莓季,本來是金溝村改種后的第一年,對種慣了蔬菜的農戶來說,改種草莓普遍缺乏經驗。“去年草莓定植階段,由于經驗不足,苗株成活率非常低,一個大棚可以種7000株,僅補種就種了5000株,”王加令告訴記者,“終于盼到能采摘的時候,但是趕上現在特殊時期,先以確保減少種植戶損失為主。”
新京報記者 王紀辛
編輯 張樹婧?校對?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