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梨能生津、止咳,潤肺、敗火,別的東西還真比不了。就算給大夫、護士們解解渴、解解乏吧。”這就是葫蘆島果農郭萬軍捐贈白梨的理由。
聽說連山區寺兒堡鎮老邊村農民郭萬軍特大方,把家里庫存的5000斤白梨都捐給了醫護人員,2月6日,記者幾經輾轉和他取得了聯系。對此,郭萬軍只是憨憨地說:“都是咱自家產的,上的農家肥,保存的也還好。大家放心吃,別嫌棄就行。”
49歲的郭萬軍,種植梨樹近20年,是當地果農里的一把好手。在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的這些天里,他聽從村里“大喇叭”呼吁,老實窩在家,不出門。可從電視上看到前方的醫護人員不辭辛苦地每天奮戰在抗“疫”一線,老郭是既心疼又心急。
想著為抗擊疫情做點事,見連山區文明辦發布了《致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和廣大居民的倡議書》,郭萬軍決定行動起來。
“咱家白梨還有多少?”郭萬軍和家人到庫房統計了一下,應該有100多箱。“不存了!不賣了!全捐嘍!”老郭下了令。家里人略微驚訝和遲疑后,紛紛表示:“中”!
說干就干。可當下不能隨便出門,于是郭萬軍便給村黨支部書記王忠生打電話,讓他幫忙。他跟王書記說, “咱就是個農民,不會生產口罩,也捐不出消毒水,就捐點自家產的梨,能給大夫、護士們解解渴也是好的呀。”
王忠生馬上和區里聯系。2月3日,100箱、共5000斤白梨,被送到連山區衛生健康局。將由這里的工作人員,轉送給前方的醫護工作者。
據了解,現在白梨的市場價最低也在3元一斤。而這些白梨,是郭萬軍計劃精心保存,準備錯季銷售,本能賣個好價錢的。
“要不是黨和政府出臺的好政策、教咱好技術,哪能過上現在的好日子。”郭萬軍說:“梨捐了不打緊。咱好好侍弄樹,今年還能再結果。要是為了治病,把咱們的大夫、護士都累壞了,打我這兒就說不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