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村集體建設用地 可通過入股與租用方式直接用于鄉村產業
通過村莊整治、土地整理等方式節余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優先用于發展鄉村產業項目
新京報訊(記者 田杰雄)2月5日,《關于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發布,也就是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針對強化農村補短板保障措施等內容,文件明確提出將破解農村發展用地難題。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就這一部分內容在答記者問中也提到,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前提下,通過村莊整治、土地整理等方式節余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優先用于發展鄉村產業項目,這也是相關要素保障方面的政策亮點。文件特別指出,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可以通過入股、租用等方式直接用于發展鄉村產業。
農村節余建設用地優先發展鄉村產業
中央一號文件指出,需堅守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同時,還需完善鄉村產業發展用地政策體系,明確用地類型和供地方式,實行分類管理。
開展鄉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優化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布局。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前提下,通過村莊整治、土地整理等方式節余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優先用于發展鄉村產業項目。新編縣鄉級國土空間規劃應安排不少于10%的建設用地指標,重點保障鄉村產業發展用地。省級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時,應安排至少5%新增建設用地指標保障鄉村重點產業和項目用地。
下放審批權限?推進審批“多審合一、多證合一”
文件特別指出,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可以通過入股、租用等方式直接用于發展鄉村產業。
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對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審批進行全面梳理,簡化審批審核程序,下放審批權限。推進鄉村建設審批“多審合一、多證合一”改革。抓緊出臺支持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用地的政策意見。
韓長賦:三方面工作部署農村改革
據農業農村部官網消息,針對土地方面的問題,文件公開發布之際,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也表示,用地保障方面的政策,為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在強化補短板“人地錢”要素保障方面的政策亮點。
同時韓長賦還提到,2020年是農村改革承前啟后的一個關鍵年份,必須切實抓好黨中央部署的各項重點改革任務,進一步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
為此,一是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重點是落實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的要求,部署開展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在試點基礎上研究制定延包的具體辦法。
二是扎實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韓長賦指出,重點是推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落地見效,抓緊制定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配套制度。嚴格農村宅基地管理,扎實推進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以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為重點,進一步深化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
三是深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韓長賦表示,在完成清產核資的基礎上,全面推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有序開展集體成員身份確認、集體資產折股量化、股份合作制改革、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賦碼等工作,激活市場、激活要素、激活主體,積極探索拓寬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路徑。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