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阿斯頓·馬丁被收購塵埃落定,為何無緣吉利? 來源:鈦媒體APP
阿斯頓·馬丁DBS 和 DB5
有關英國超跑制造商阿斯頓·馬丁被收購的消息在近一個月里被傳的沸沸揚揚,先是在2020年1月11日,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出吉利控股集團與英國超跑制造商阿斯頓·馬丁的管理層談判,擬收購阿斯頓·馬丁19.9%的股權。
隨后美國《彭博新聞》報道稱,加拿大富商賽點力量F1車隊擁有者勞倫斯·斯托爾以2億英鎊欲收購英國豪華跑車制造商阿斯頓·馬丁20%的股權并成為最大股東的協議。
從兩則外媒報道看吉利控股集團與勞倫斯-斯托爾都有可能成為阿斯頓馬丁最大的股東,而在1月31日阿斯頓·馬丁官方對外發出消息,勞倫斯·斯托爾以 1.82 億英鎊收購英國汽車制造商阿斯頓·馬丁16.7%的股份,并進入阿斯頓馬丁董事會。
隨著這條消息的確定,從 2021 年起,勞倫斯·斯托爾的賽點F1車隊會正式更名為阿斯頓·馬丁F1車隊,并以廠商車隊的身份參加F1大獎賽并且獲得FIA(國際汽聯)的年底的額外分紅。目前阿斯頓馬丁作為紅牛車隊的冠名贊助商,雙方的合作會在 2020 年底結束。
阿斯頓·馬丁與紅牛聯合研發的混動超級跑車
勞倫斯收購的起因源于商業模式化的運動
收購阿斯頓·馬丁從表面上看似是一場對該品牌的拯救投資,其實背后蘊藏著巨大的商業價值,想要搞清這次投資的目的,先來了解一下F1這項商業化下的體育運動是如何運作的。
2014年由于FIA改變技術規則從原來的V8 2.4變為V6 1.6T混動系統后,參加該項賽事的10支車隊不是所有車隊都有實力和資金來研發動力單元系統的,目前提供動力單元系統只有梅賽德斯-奔馳、法拉利、雷諾、本田這4家廠商。
其余的六支車隊分別采用4家廠商提供的客戶版動力單元,與其說是采用還不如說是購買使用,另外全年21站比賽會在21個國家的21條賽道分別舉辦,其中物料的運輸費用、賽車升級套件的研發費用、車隊工作人員的工資都需要車隊負擔,不論是廠商車隊還是私人的中小車隊這筆開支都是不小的數目,所以都紛紛引入新的贊助商來共同分擔開支,最能直接體現的就是各個車隊賽車涂裝上會印有各自贊助商的LOGO。
貼滿贊助商LOGO的F1賽車
投資F1賽事本質上看是花錢做廣告,僅通過電視、網絡轉播,就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有幾億或幾十億觀眾通過電視和網絡來觀看比賽。因此,F1賽場的每一個廣告牌以及F1賽車上都變成了世界知名企業必爭的廣告位。由于F1賽事在全球擁有眾多的車迷,所以很多企業是通過贊助F1比賽而被消費者所知曉。
而梅賽德斯-奔馳車隊從2014賽季至2019賽季連續六年獲得車隊總冠軍和車手總冠軍,被更多車迷或消費者知曉,而梅賽德斯-奔馳自身品牌影響力就不用多說了,所以帶來的商業價值會更大,但每年為了確保奪得好成績投入F1的研發資金逐年增高,F1對梅賽德斯-奔馳而言從中獲得的商業價值也在逐漸縮小。
戴姆勒集團也在評估梅賽德斯-奔馳車隊繼續留在F1對集團未來發展的幫助究竟有多大,所以外媒曝出梅賽德斯-奔馳要以廠隊的身份退出F1,將會以引擎供應商的身份留在該項賽事中。
梅賽德斯-奔馳AMG車隊
收購阿斯頓·馬丁的勞倫斯·斯托爾擁有梅賽德斯-奔馳車隊贊助商之一的湯米·希爾費格美國休閑服裝品牌,勞倫斯的賽點力量車隊(前身印度力量車隊)一直使用梅賽德斯-奔馳提供的動力單元雙方有很多年的合作關系。
戴姆勒集團又擁有阿斯頓·馬丁5%的股份。而吉利控股集團在2018年以90億美元收購戴姆勒集團9.69%的股份,成為戴姆勒集團最大股東并具有表決權。
簡單了解完F1這項帶有商業化的體育運動和勞倫斯、吉利、戴姆勒、阿斯頓·馬丁四者的關系后可以發現吉利和勞倫斯都有意收購阿斯頓·馬丁其雙方的出發點各有不同。
賽點力量車隊
吉利擬收購的起因在于技術層面的提升
吉利擬收購阿斯段·馬丁一方面是為了提升品牌影響力,另一方面則是看重其對新技術的研發,目前阿斯頓·馬丁與紅牛車隊合作研發的AM-RB和Valhalla兩款混合動力超級跑車,其動力單元的設計基礎源自2018賽季紅牛RB-14賽車,超跑的混動系統在動能回收和充電效率上要高于民用車,當剎車后產生的動能可以快速轉化為電能,并且配備內燃機充電模式,降低發動機燃油消耗來給電池組充電所以對電池組利用效率高。
阿斯頓·馬丁 Valkyrie
另外吉利在 2017 年就已經收購了英國另一家超級跑車與賽車制造商路特斯,并對其產品線進行升級在2019年上海車展期間推出Evora GT410 Sport,隨后在廣州車展推出路特斯旗下首款純電動超級跑車Evija,看似將要在純電領域與超跑領域振興該品牌,如果吉利入股阿斯頓·馬丁必將整合與路特斯的技術資源和供應商資源將有助于吉利布局電動化或賽車技術領域的發展。
吉利已經在領克品牌上證明了用世界頂級的汽車賽事提升品牌形象的戰略布局,領克品牌于2019賽季以首次參加WTCR房車世界杯就拿到車隊總冠軍,創造中國汽車品牌問鼎世界頂級汽車賽事的好成績,因此領克品牌也讓不少消費者所認識,同時借用在賽道積累的經驗推出首款真正意義上的國產性能車領克03+。
領克WTCR賽車
因此吉利可以借助收購的路特斯品牌和持有戴姆勒股份的優勢入局高級別汽車賽事,對于吉利和旗下的品牌,會有更好的傳播效應。
為何阿斯頓·馬丁選擇了勞倫斯,而不是吉利汽車?
勞倫斯則看中的這項賽事帶來的商業價值,收購阿斯頓·馬丁并以廠隊的身份參加F1,可以收獲更多的贊助商,而這些贊助商除了看中阿斯頓·馬丁品牌外,還看中勞倫斯背后的其他投資項目,從最初單一的投資賽事到后期合作其他項目都可以獲得不小的商業價值。
勞倫斯·斯托爾
阿斯頓·馬丁CEO帕爾默表示,“勞倫斯和他的財團在豪華品牌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他清楚中置引擎跑車的計劃需要進行下去,他對F1有熱情,對利用F1提振銷售有獨特的方法,他能夠看到混動V6的價值所在,他是一位賽車愛好者,同時也是馬丁需要的投資人。”
吉利退出收購阿斯頓·馬丁股權的爭奪使得勞倫斯可以順利完成收購。吉利退出的原因,一方面是阿斯頓-馬丁對吉利的怠慢并沒有做好收購前各項準備工作。另一方面是技術路線的分歧。吉利更有興趣的是阿斯頓-馬丁旗下的“Lagonda executive super saloons”系列電動汽車和混動技術的運用,并以此為基礎展開技術合作。
吉利控股集團
而吉利控股的路特斯汽車與威廉姆斯先進工程公司簽署協議,合作開發代號為“歐米伽”的電動超跑,威廉姆斯先進工程公司的大部分股權雖然被威廉姆斯集團出售給了EMK資本,但威廉姆斯集團對WAE仍然擁有重要的影響力,這意味著不排除未來吉利可能會與威廉姆斯車隊展開合作或者收購其股份參加FE電動方程式的比賽。
總結
勞倫斯收購阿斯頓-馬丁進軍F1的時間節點正趕上2021年F1技術規則大改,在背后強大的資金支持以及賽點車隊本身技術團隊的加持下,在兩到三年的時間之內完成適應以及轉型,并且可以獲得不少的贊助,一方面有助于車隊提升成績,另一方面將阿斯頓·馬丁品牌價值最大化從而賺取更多利潤。
對于吉利而言退出收購后還可以通過戴姆勒集團、路特斯、和威廉姆斯先進工程公司的合作幫助吉利在技術領域得到發展,同時在新能源汽車技術領域取得新突破,有領克品牌在世界頂級汽車運營的經驗未來也可以將路特斯品牌重新帶回到F1這項世界頂級汽車賽事中或者通過FE賽事積累電池技術的經驗。(本文首發鈦媒體,作者/姚圣祺,編輯/項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