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主題:野生漲到80元1斤,種植的降至11元1斤賣不掉,農民堆在路邊當垃圾!
在今年農產品大面積降價滯銷的氛圍中,前胡的詭異行情也深深的傷透了農民種植戶的心,如今,野生的前胡已經漲到80元1斤供不應求,人工種植的前胡從1月份的20元1斤降至11元1斤,降幅接近一半卻依然賣不掉,那些無人收購的前胡,被農民堆在路邊當垃圾!這個事情的演變過程,值得所有在農村經營農業種植的農民朋友借鑒。
為什么前胡市場會出現如此詭異的局面呢?這事還得從2016說起,當年由于前胡人工種植面積降至最低,又受到干旱影響,出產量銳減,市場缺貨,價格一下子從16元1斤漲到了39元1斤的歷史高位,因此迅速點燃了農民種植戶的種植熱情,導致2017年種植迅速擴張,產新量大增。收購商在前胡市場一片紅火的情況下,為了盡快搶貨到手,放寬了質量標準。
2017年前胡的種植大幅擴張,本身就導致了少量的產能過剩,結果收購商又降低收購標準,導致前胡的質量問題頻發,藥廠藥企紛紛對進場前胡質量嚴加管控,價格一路下跌,至今年三月已降至13元1斤(1月份的20元1斤),導致收購商承壓,紛紛拋售手中庫存,降價收購新貨,入庫量也減至最低,因此就導致了許多農民手里的前胡無人收購,只好堆在路邊當垃圾!那為什么野生前胡價格卻又能夠一路上漲呢?
野生前胡價格之所以能夠一路上漲,是因為藥廠、藥企對前胡含量要求比往年更加嚴格,對產品行行了優質優價的政策,在自然界僅能在高海拔地區生長的野生前胡質量較好,前胡含量很高,受適宜生長地域狹窄所限,產量非常稀少,因此才受到高價追捧。綜上所述,大家可以看出,造成今年前胡價格如此詭異局面的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品質的優劣區別。所以農民朋友在經營農業之時,一定要注重產品質量,只有優質產品才能更受市場長期接受!大家說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