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立春,廣西柳州市柳江區已連續兩天下著冷雨。爸爸要給武漢捐贈的西芹,被年輕人一箱箱扛上肩頭,裝上運往南寧集結的快遞車。9時,207箱共1萬余斤西芹完成裝車,爸爸卻沒有一點輕松。因為,離他計劃要捐贈的2萬斤還差一半。
航拍人們收割西芹。王以照 攝“我想捐2萬斤西芹給武漢”
1月31日早上,爸爸略為嚴肅地給我打電話,“你下來,我有事和你說”,就掛斷了電話。當時,正在房間里工作的我頓時心慌起來,難道發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
來到客廳,電視里正放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新聞,爸爸直截了當地說:“我和你叔他們商量決定,要捐2萬斤西芹給武漢,你看看怎么捐?”
聽到這個消息,我沒有驚訝,反而是松了一口氣,原來是要做好事。我在腦海里立即過了一遍可以捐贈的渠道和幫忙的朋友,挨個打電話。
西芹地里,人們在忙著收割。朱柳融 攝幾經輾轉,終于通過同事,聯系到廣西商務廳建設處,提交了捐贈材料后便開始等待。我把進展告訴爸爸,他又提出了新的想法:“如果實在不能捐贈,我們就捐點錢吧。”但經過我連日來對疫情新聞的關注,我建議他:“其實不缺錢,主要是缺物資,還是盡量捐菜吧。”
爸爸點了點頭說:“那就還是捐菜,2萬斤我們有。”
西芹地里,人們在忙著收割。朱柳融 攝“他們家好窮啊,竟然是種菜的”
年過半百的爸爸,踏踏實實當起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菜農,要追溯到2002年。此前,爸爸開過車、養過魚,也做過小本生意。
那時,作為“新手”菜農的爸爸媽媽,總是忙不過來。上小學的我和弟弟,一到周末和寒暑假,也要兼職當“農民”,拔草、鋤地兩個人加起來也算一個勞力。
我家菜地在一條鐵路旁,是班上幾個男孩子回家的必經之路。年少時虛榮心作祟,很怕他們發現我。一聽到他們的聲音,我總會背過去,用帽子遮住臉,生怕他們知道我家是種菜的。
幫忙收菜的,大部分都是家里人。王以照 攝運輸西芹的道路,泥濘不堪。王以照 攝但我沒能逃脫被他們發現的命運。有一次當我在認真地拔草時,就聽見一個聲音笑著大喊:“你們看,那不是朱柳融嗎?他們家好窮啊,竟然是種菜的。”
當時,我又氣又羞地說不出一句話,瞪了他們一眼繼續低頭做事。一旁的爸爸媽媽,看我一眼,什么都沒說就繼續干活。
當年那一幕,時不時會從腦袋里蹦出來,但是我再也不會是那個因為自家是種菜的而覺得自卑的女孩。
正因為父母的勤勞,供我和弟弟上學,給家里蓋了樓。也正是他們無數次在深夜收菜,白天勞作,讓我知道生活的不易,以及用自己的肩膀擔起責任。這是一件多么讓人驕傲的事情。
長大以后,我再也不會避諱和別人說我父母是種菜的,也會邀請同學、同事去家里摘菜,給他們介紹我的父母。
幫忙收菜的,大部分都是家里人。王以照 攝收割好的西芹整齊地排列著。朱柳融 攝“不夠的下次我們一定會補上”
2018年,爸爸朱平生和叔叔朱運生、表叔何錦飛三人合伙到柳江區成團鎮金磊屯租地種菜,一口氣租了30畝。春天空心菜、西紅柿,秋天種西芹,兩年來都是這樣更替。
表兄弟三人,更是天天扎在菜地里。但農閑時,爸爸喜歡看新聞。疫情發生以來,不斷有農民捐贈蔬菜的報道,他也是受此激發。
2月1日傍晚,終于等來了好消息,廣西商務廳愿意接受我們的捐贈,預計2月4日拉到南寧集結,但具體時間待定。爸爸知道這個消息后,又有了新的擔心:10噸如何運輸?農藥殘留檢測能否在收割之前就做,如果運到南寧檢測不合格不就浪費了?
柳江區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在檢測農藥殘留。王以照 攝我將爸爸的這些顧慮告訴廣西商務廳的對接人,他們都耐心地給予指導,讓我分別聯系免費為武漢地區運送救援物資的快遞企業和柳江區農業農村部門。最后,聯系上了圓通快遞解決運輸問題,柳江區農業農村部門也于2月3日到田間抽樣檢測,抽檢兩塊地的西芹均為合格。
這時,早已等候在菜地里的10多名親朋好友及工人,甩開膀子開始收割。但天公不作美,毛毛細雨幾乎沒停過,偶爾還有豆大的雨點來打擾。大家穿著雨衣手里的活沒停過,收割、搬運、裝箱,沒穿雨衣的,有時來不及打傘就拿泡沫箱蓋在頭上。
大家都奔著一個目標:收割2萬斤西芹,在2月4日準時運到南寧,與廣西其他捐贈物資集結一起運往武漢。
西芹菜地里,人們在收割。王以照 攝朱平生在裝西芹。黎寒池 攝爸爸捐贈西芹的信息,受到了媒體的關注。2萬斤西芹的市場價值約5萬元,成為記者們關注的焦點。當他們將攝像機對準爸爸的時候,戴著口罩的他用柳州話說道:“國家有難,我們大家有心的幫一點,有責任、有能力的也可以幫一點。我祝患者平平安安的,早日出院。”
雨一直不停地下,道路也變得泥濘起來。忙碌了一天,天漸漸黑了,直到晚上20時才裝箱打包好,但一算僅200多箱,重量就一萬斤出頭。
2月3日晚,依舊忙碌的田間。朱柳融 攝2月3日晚,依舊忙碌的田間。朱柳融 攝大家已經筋疲力盡,于是爸爸叫我聯系,不影響本次集中運輸的前提下,余下的是否能在下次集中運輸時補上。爸爸的提議,得到肯定的答復,大家都松了一口氣。
2月4日6時30分許,家里的五個年輕人和幾名工人,加上三名快遞工人冒著雨,用了約兩個小時將207箱共1萬余斤完成裝車。爸爸對我說:“記得和他們說,不夠的下次我們一定會補上。”
2月4日,人們在忙著搬運打包好的西芹。朱柳融 攝2月4日,快遞工作人員將西芹搬運上車。朱柳融 攝作者:朱柳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