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在各家ST企業紛紛上演保盤生死戰之時,華儀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儀電氣,600290.SH)卻偏偏反其道而行,趕在圣誕節到來之際,為自己“爭取”了一頂ST的帽子。
一個多月前,華儀電氣發布了公司股票實施其他風險警示暨公司股票停牌的提示性公告,承認公司存在違規擔保、控股股東資金占用的同時宣布了華儀電氣正式“帶帽”并停牌一天的消息。
自此之后,ST華儀便開啟了“自毀模式”,重大利空消息接二連三地往外蹦。在先后經歷訴訟纏身、公司資金被強行劃轉等一系列負面事件后,2019年12月27日,中國證監會正式對華儀電氣進行立案調查。
華夏能源網(hxny)注意到,與此相伴的還有公司“跌跌不休”的股價,自2019年11月22日起,華儀電氣遭遇兩輪跌停,從原先的3.81元跌至如今的2.17元,跌幅達到43%。
華儀電氣的突然暴雷,不僅殺了5萬股民一個措手不及,更讓溫州商界眾人頗感意外:曾經身價高達40億的華儀開路人陳道榮到底出了什么問題?溫州首家登陸資本市場主板的民企前路究竟幾何?
四十載風雨創業路
曾經的華儀電氣是國內知名的風電上市公司,其控股股東華儀集團更是當地的明星企業,集團開路人陳道榮以4萬元的手工作坊起步,一路做成年產值上百億的集團公司,這一度成為當地流傳頗廣的商界傳奇……
1979年,20出頭的陳道榮揣著200塊錢開始了漫漫創業路。彼時,初出茅廬的他選擇加入了溫州龐大的推銷電器的“供銷大軍”,從柳市批發小家電,再一路從徐州、青島,到陜西、甘肅、青海再到新疆的烏魯木齊各處推銷,就這樣跑了六七年。
1986年6月,由陳道榮牽頭與四個親戚朋友每人湊了八千元,在一座晚清祠堂里生產加工五金配件,取名“華儀開關廠”。9年后,為了實現更大的發展,陳道榮毅然斥資700萬(超過了當時公司總資產的一半)從日本引進了數控三大件加工設備。靠著技術設備的支撐,華儀電氣開始在高壓電器領域領跑全國。
但很明顯,陳道榮的宏圖遠不止于此,20世紀初,敢想敢干的陳道榮開始開拓風電版圖。2002年3月,華儀風能開發有限公司作為集團旗下的風電平臺正式成立。之后,華儀與如今的龍頭金風科技合資,大力殺入風力發電。
對于這一大膽的舉動,陳道榮如此解釋:“如果僅僅種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華儀不會失敗倒閉,但肯定喪失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我們只有走在前頭,才能搶占發展先機。”
秉持著這一理念,陳道榮不斷在風電產業深耕突破。2007年,華儀電氣通過與蘇福馬資產置換上市,成為溫州首家在國內主板上市的民企,陳道榮也借此以40億身價位列胡潤富豪榜第198位。
如今,風能產業已變為華儀的支柱產業,華儀風能形成了風機研發、制造、風場投資、開發及運營維護、EPC總包的全產業鏈布局。
風云突變的一夜爆雷
然而,這一切表面的繁華被公司的一次自查打地粉碎。
2019年11月25日,華儀電氣披露了一份關于公司違規擔保、資金占用等事項的公告。公告顯示,經自查,華儀電氣存在控股股東占用公司資金、違規擔保等問題,累計金額高達21.98億。
其中,違規擔保金額為9.26億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22.75%;逾期的對外擔保共計2.14億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5.26%;關聯方資金占用余額合計為10.58億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26.00%。
值得注意的是,從華儀電氣對外擔保的詳情表來看,雖然早在2019年1月華儀電氣已經出現逾期擔保,但在此后數次發布的《關于為控股股東提供擔保的進展公告》中,華儀電氣均表示“公司不存在對外擔保逾期的情形”。
華夏能源網(hxny)注意到,針對上述異常情況,證監會火速發出監管函,要求華儀電氣核查是否存在其他未披露的風險并盡快解決違規擔保、逾期擔保問題。
自此,華儀電氣內部控制失效、成為“輸血包”的現實被徹底揭開。而接下來隔三差五的訴訟公告、賬戶凍結及股價異常波動就像是原生災害后難以避免的次生災害,影響一直持續至今……
2019年11月28日及2020年1月22日,華儀電氣公告了公司及子公司近12個月內未披露的累計涉及訴訟(仲裁)事項,訴訟金額逾6億,占公司經審計凈資產近16%;此外,華儀電氣先后5次發布新增訴訟公告,累計新增訴訟(仲裁)金額已超9億。
12月24日,由于公司未在承諾期限內(一個月內)解決資金占用及違規擔保事項,華儀電氣于25日停牌一天,26日起正式對其股票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26日復盤后,華儀電氣緊接著連收5個一字跌停,此后股價不斷下挫,目前已經來到歷史最低點,截至1月23日收盤,其股價已跌至2.17元,跌幅4.82%。
與此同時,短時間內不斷爆出的利空消息,對于持有其股票的5.4萬股民來說,猶如晴天霹靂。在年關漸近時刻,華儀電氣的股民被迫打起了資產保衛戰,紛紛要求上市公司賠償其投資損失。
風電大佬何去何從?
如今的華儀電氣,可謂是內憂外患。若想要解決股東資金占用及違規擔保問題,關鍵在于華儀集團及實控人陳道榮能否化解眼下的資金危機,但就目前來看,這似乎是一個死循環。
在回復上交所監管函的公告中,華儀電氣曾明確指出,造成此次內部控制失效的主要原因是控股股東股票質押率高,面臨二級市場持續調整時,控股股東流動性趨緊。
在華儀電氣自爆驚雷的前一天(2019年11月23日),公司就曾發布公告,華儀集團當前處于質押狀態的股份數量為234,275,162股,占其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99.9963%,處于凍結狀態的股份數量為234,283,762股,占其持股總數的100%。
同時,據財經雜志報道,近期華儀集團還身陷多起合同及債務糾紛,并先后8次被法院列為被執行人,旗下多家非上市公司的股權遭到凍結,實際控制人陳道榮于今年9月被限制消費。
原本資金占用及違規擔保的問題,已經是走入死胡同。誰知屋漏偏逢連夜雨,1月22日,華儀電氣又披露了2019年業績巨虧的預報。
公告顯示,預計公司2019年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8億左右,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1.7億左右。
這就意味著,除因對外擔保事項的預計負債及關聯方資金占用,導致其他應收款的壞賬計提增加而影響損益的26億元外,公司的經營業績也出了大問題。
對于業績虧損原因,華儀電氣表示,2019年,公司所處的輸配電市場競爭愈發激烈,且公司前期中標的部分風電項目出現業主建設進度延遲、延期交付的情形,從而影響了公司整體的收入和盈利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此前華儀電氣業績就處于時盈時虧的交替波動狀,2016年-2018年,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4842.16萬元、5982.65萬元、-8302.46萬元。加上本次的業績預虧,華儀電氣要被退市幾乎已成定局。
而在此之前(2019年12月27日),中國證監會已經決定對華儀電氣進行立案調查。在公司股票本就面臨重大違法強制退市風險的情況下,華儀電氣再被警示。如今,對于歷時6年才借殼上市的華儀電氣來說,對于奮斗半生才取得今日之成就的陳道榮來說,或許到了生死相拼的歸零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