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茂名2月3日電 題:廣東僑鄉信宜:美味“懷鄉雞” 濃濃的情感紐帶
作者 梁盛 梁晶晶
廣東僑鄉信宜有一道馳名中外的舌尖上美味“懷鄉雞”,無論大小宴席,它都是當地人心目中無法撼動的主菜,新春期間,更是他們用來款待賓客的情感紐帶。
近日,在信宜懷鄉鎮墟,記者遇見攜家眷從馬來西亞回鄉過春節的周先生,聊起“懷鄉雞”,他有說不完的話題。
周先生說:“對于信宜人而言,‘懷鄉雞’不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種對家鄉及親人深深的思念。吃著懷鄉雞長大的我們,長大后各自奔走四方,但從來沒有什么食物能夠代替家鄉懷鄉雞的滋味,‘懷鄉’二字也深深地烙在每個人心里。”周先生還說,小時候,每逢過節,母親都要為全家烹制一道美味的懷鄉雞。那時候由于家里窮很少吃肉,每次吃雞,父母都是偷偷讓給他們兄弟姐妹幾個吃,這一幕一直深深記在心底。
周先生的父親去世后,為孝敬母親,他自己學會多種烹制懷鄉雞的做法,有白切的、鹽焗的、油焗的,還有隔水清蒸的。有時候還會跟母親一起下廚,這種溫情與“懷鄉雞”的美味融匯到一起,越吃越幸福。
信宜懷鄉鎮是“懷鄉雞”的原產地,家家戶戶都飼養“懷鄉雞”。村民宴大叔告訴記者,“懷鄉雞”分大骨架和小骨架兩種。懷鄉人世世代代都養雞,因為山地開闊充裕,平時大家都把雞放到山頭上自由覓食,餓了就吃山中的嫩草、蚱蜢、蟻蟲、玉米、稻粟等,渴了就啜飲山澗清泉。
上世紀八十年代前,“懷鄉雞”以家庭飼養為主,屬于當地人獨有的餐桌美味。后來,有商販高價收購“懷鄉雞”外銷,刺激當地村民的飼養熱情,后來才逐漸發展成規模養殖,從而讓更多的人品嘗到“懷鄉雞”的美味。
信宜人精通各種“懷鄉雞”的做法,或柴火燉、鐵鍋炆,或泥土煨、砂鍋煲,都一樣的鮮香美味。逢年過節,當地人都喜歡給親友送去幾只上等的“懷鄉雞”,以表心意。記者了解到,信宜“懷鄉雞”不僅是當地人一種濃濃的情感紐帶,更是創造出“一只雞養活一群人”的致富神話。
“懷鄉雞”的熱銷有效地推動地方產業化發展,實現農民增收、企業增效。據統計,目前信宜全市有50多個年出欄量為5萬只以上的養雞場,產品源源不斷銷往中國各地。當地一家名為廣東盈富農業的“信宜懷鄉雞”品牌公司,年產值超億元人民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