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雪后 北京種植戶喜憂參半
新京報訊(記者 王紀辛)今天(2月2日)下了鼠年的第一場雪,對忙碌在地頭的京郊種植戶來說,既是好事,又是糟心事。好處在于下雪可以增加土壤水分,凍死淺層土壤里的病蟲害。但也有種植戶擔心,雪后低溫,影響棚室作物生長,另外,濕滑的道路也給鮮菜運輸帶來麻煩。
算上今天這場雪,北京入冬以來已經下了5場。分別在2019年11月29日,12月15日,12月23日和2020年1月5日及2月1日晚間開始的降雪。
冬季這幾場降雪對栗子樹有好處,補水的同時還能凍死樹干里的病菌、害蟲。受訪者供圖
“冬季下雪,總的來說,對農作物有好處。”北京農學院原城鄉發展學院院長劉克鋒表示,“下雪之后,增加土壤、果樹樹枝的含水量,對大田作物、樹木形成保護層,增強抗寒性。另外,可以殺死淺層土壤病蟲害,為春耕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
“藍莓不怕低溫,這個季節都還在大棚里‘冬眠’,降雪對藍莓基本沒影響。”在懷柔區九渡河鎮黃花鎮村種藍莓的村民石廷棟告訴記者,“冬季這幾場降雪對栗子樹有好處,補水的同時還能凍死樹干里的病菌、害蟲。”
延慶區永寧鎮新華營村北京雙時助農花卉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時二小告訴記者,延慶農業主要是大棚種植。“降雪以后,最怕雪水浸濕棚室棉被,如果棉含水過多,很容易壓塌大棚骨架。”“雖說今天延慶的雪不大,但是,最怕連續陰天,如果光照不足,導致棚室溫度不夠,會直接影響棚室作物生長。”
因物流車少了,現采的新鮮蔬菜已經不能當日送達。受訪者供圖
順義區北孫各莊村的種植戶董承志告訴記者,除了種植方面,雪后對物流有一定影響。“受到疫情影響,我們進出村子都要測體溫,這是為大伙好,能理解,但是,物流車少多了,現采的新鮮蔬菜已經不能當日送達,下了雪以后,道路濕滑,就連我們往快遞站送菜也不方便了。比如,今天采收的蔬菜,最快也要第二天中午送到。”
新京報記者 王紀辛
編輯 唐崢 校對 范錦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