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春節(jié)不打烊的盲人按摩店
除夕夜,北京市東城區(qū)廣渠門附近的一家盲人按摩店,還沒有打烊。
這家店的負責人叫趙明,“北漂”六年、打工十年后,趙明擁有了這家屬于自己的盲人按摩店。
春節(jié)期間,為了經營好店面,趙明不打算回江西老家過年。他打印了一張A4紙,貼在按摩店的大門上,上面寫著“春節(jié)期間,正常營業(yè)”。
店里的盲人按摩師隋唐,背井離鄉(xiāng)多年,亦沒有回家。春節(jié)期間“上鐘”,能拿到兩倍工資,他選擇留在北京。除了多賺點錢,新的一年,隋唐有三個愿望:去南方玩一趟、蹦極、聽一次劉德華的演唱會。
除夕夜,趙明(右)正在煮餃子,隋唐(左)和張威(中)在吃餃子 。新京報記者 李凱祥 攝
“北漂”盲人按摩師
客人來了。盲人按摩師隋唐,貼著墻,摸索著走進按摩房。客人光著背,趴在房間的小床上,“師傅,拔火罐,快點哈。”
“好嘞,放心吧,不會讓您凍著。”說著,隋唐從一個堆滿火罐的雙層平板車上層,摸到一把小火鉗。
他用右手握住火鉗,夾了塊棉花,浸入一旁的酒精瓶中。夾起棉花,他將左手大拇指、食指合攏,用力了擠了擠。“棉花一定要擠一擠,不然會把客人燙到。”隋唐說。
隨后,他拿起手里的火機點燃,并快速在火罐里轉了兩圈。隨后,他將火罐快速扣在客人的背上。
點、轉、扣,隋唐像是車間里技術嫻熟的工人。不到90秒,28個火罐已經扣到客人背上。
除夕夜,隋唐正在給客人拔火罐。 新京報記者 李凱祥 攝
拔罐的客人離開后不久,又一位客人來了。隋唐正在里屋休息,趙明吼了一嗓子叫他出來“上鐘”。記者透過虛掩的門看到,隋唐立即在手機屏幕上點了幾下,隨后摘下耳機,將手機揣進褲兜里,瞇著眼摸索著從里屋緩緩挪出來。客人脫外套發(fā)出聲響,隋唐朝著聲響處,一步一步走去 。
大堂共有五張按摩小床,每張床的間隔距離不到一米,但隋唐最終還是準確地站定在那名客人的按摩床前,隨后熟練地展開消了毒的枕巾鋪在床頭。因長年累月從事按摩,隋唐的雙手手指關節(jié)處的骨頭凸出明顯,他說,這是難以避免的職業(yè)病。
“我生得著急了一點,沒趕上‘80后’的早班車。” 生于1979年的隋唐和客人閑聊著,覺得客人的肩頸勞損有一些嚴重。
“姑娘你多大啊?”隋唐問他的客人。
“我93年的。”
“噢,就是在那一年,我眼睛看不到的。1993年7月4日。”
除夕夜,隋唐戴著口罩給客人按摩。新京報記者 李凱祥 攝
按摩師隋唐生于1979年,老家在黑龍江東北部的雙鴨山市。14歲那年,他和小伙伴在玩耍途中,撿到一根雷管,因為淘氣,他們將雷管扔進了火坑。雷管爆了,離得最近的隋唐雙眼受傷。
他記得,剛開始的時候,眼睛還有些許光感,之后,光感逐漸暗淡,半年后,他便什么都看不見了。
失去光明的少年曾經有著激昂的理想抱負,“我那時候想著大學去讀軍校,出來后當一名陸軍軍官。”直至現在,有著軍人情結的他,每天都會在手機上聽一聽軍旅小說。
眼睛受傷之后,隋唐像一只泄了氣的皮球,一天天的萎靡不振。他整日窩在家里,不愿意出門,在父母的照顧下,過了十年。2002年,隋唐的母親因腦出血離世,一年后,父親死于胃癌。
父母在世時,是隋唐的眼和腳。父母離世后,他覺得世界又坍塌了一次,余下的人生只能依靠自己了。
2006年,他將父母留下的房子交給舅媽打理,走出老家雙鴨山來到哈爾濱,在盲人按摩學校學了一年多的手藝,取得保健按摩師職業(yè)資格證后,開始從事盲人按摩行業(yè)。2014年,他下定決心,離開哈爾濱,來到北京,因為“北京能掙更多”。
平日里,他在房山區(qū)的一家盲人按摩店上班,但由于那家店春節(jié)不營業(yè),他便來到東城區(qū)廣渠門附近的這家盲人按摩店干活,這家店春節(jié)不打烊。
春節(jié)期間“上鐘”,能拿到兩倍工資,隋唐很開心。這是他第五次沒在家過年,但他早已習慣了只身一人的生活模式,“家里的房子都租出去了,父母走了,哥哥在三亞,也算沒有家了。”
閑下來的時候,隋唐還是會懷念東北的冬天,懷念冰封的松花江上各類冰上項目、冰雪大世界的滑梯、父母包的餃子……而今,已步入不惑之年的他,偶爾煩悶的時候會約上好友喝點小酒、再去KTV唱歌。“嚎兩嗓子,把情緒發(fā)泄出來就好了。”
除夕夜,按摩店準備了三種口味的餃子 。?新京報記者 李凱祥 攝
年夜飯
除夕夜,店里總共來了兩名客人,比前一天少了10多個。
客人離開后,三個按摩師開始吃年夜飯。水餃已經上桌,還有一大鍋紅燒肉和醬豬蹄燴鵪鶉蛋。
按摩店的負責人趙明介紹,他是南方人,過年沒有吃餃子的傳統,但因為留下來值班的隋唐和張威都是北方人,便入鄉(xiāng)隨俗了。
2019年5月10日,“北漂”六年、打工十年的趙明,擁有了這家屬于自己的盲人按摩店。店里一共六名師傅,趙明和他們同吃同住,除了記賬,還負責買菜、做飯、拖地、做清潔等一切后勤保障。
除夕這天,趙明將一個碗里盛滿了醋,放在大門入口處的暖氣片上,又往拖布上灑了些84消毒液,用來拖地。他說,客人建議他們將消毒防控工作做好。三名按摩師傅均佩戴了口罩。趙明說:“這兩天聽店里的客人都在談,說是疫情嚴重。”
算上趙明,店里的按摩技師共有七名,兩名半盲,四名全盲,一名肢體殘疾。趙明屬于半盲那一個。他說,這樣的配置可以“取長補短”。因為他視力不好,有時候打掃衛(wèi)生不徹底,視力正常的師傅便會提醒他。
自出生起,他便患有先天性視力障礙,視力模糊,戴眼鏡亦無法矯正。記者觀察到,他在記賬時,眼睛幾乎貼在紙上才能看清上面的字。
年末,四名按摩師返鄉(xiāng)過年,店里只剩下他們三個人。除夕前一周,趙明花了300多元,請外面的商鋪包了480個餃子,“有豬肉大蔥、韭菜豬肉和茴香豬肉三種口味,好吃不過餃子,哈哈。”此外,除夕前日,趙明還提前下廚做了紅燒肉和醬豬蹄燴鵪鶉蛋。
第一鍋餃子煮好后,趙明給隋唐盛了一碗,推到隋唐面前。隨后,他來到廚房,倒小半碗陳醋遞給隋唐。
隋唐看不見醋的深淺,一個餃子丟醋碗后,找不到了。幾秒鐘后,隋唐用筷子在碗底溜了幾圈,終于找到了餃子。他用筷子戳進去,沿著碗邊兒拖上來,埋頭吃了一口,“哎呀,這個醋真好。”
飯后,隋唐忙著搶紅包,他將手機湊到左邊耳朵,手指飛快地滑動屏幕,讀屏軟件高速念著“盲友”微信群里的拜年信息。
記者湊過去,看到屏幕上出現一條條附帶表情的祝福消息。“聽朋友說,今天群里有好多紅包,現在應該還沒被搶完。”隋唐手指不歇,一邊滑屏,一邊點擊,終于,他點到了一個紅包。“恭喜發(fā)財,大吉大利”,當讀屏軟件發(fā)出聲響時,隋唐高興地喊了起來,“欸,搶到了。”
門口貼著“春節(jié)期間 正常營業(yè)”的盲人按摩店。新京報記者 李凱祥 攝
鼠年愿望
庚子鼠年,隋唐有三個愿望。
他想坐飛機去南方玩。去年9月,隋唐第一次坐飛機,從哈爾濱到北京。“服務特別好,感受特別棒,因為眼睛不好,一直都有人扶著我。讓我第一個上飛機,最后下飛機。”
隋唐說,至今為止,去過的最南的地方是河南,他特別想等天氣轉暖的時候去成都走一走,“想去成都啃一啃兔頭哈哈,嘗一嘗當地特色小吃。你說,玉林路的盡頭真的有那家小酒館嗎?”
第二個愿望,是聽一場劉德華的演唱會,隋唐說,自己比較念舊,喜歡華仔和小齊(任賢齊)很多年了,經常在手機里聽他們的歌。“如果有時間和條件真的想去現場感受下,跟在手機里聽肯定不一樣。”隋唐說,自己眼睛看不見,買內場的票沒有太大意義。他希望能買一張最后一排的票,哪怕坐在角落,靜靜地聽。
第三個愿望,體驗一次蹦極。2019年,隋唐的哥哥從三亞到北京看他,準備帶他去蹦極。“當時錢都交了,300塊。但沒蹦成,工作人員擔心我的視力障礙會影響安全。”后來,隋唐問了很多人,終于搞清楚沒有心臟病、高血壓等其他心血管疾病是可以參與此項運動的。于是他惦記著,今年一定要彌補上去年的遺憾。
隋唐總結,“就是努力讓自己過得好點。多玩、多吃、多體驗自己之前沒體驗過的。”
今年,是趙明的本命年,與習慣了孑然一身的隋唐不同,新的一年趙明渴望尋覓到人生的另一半,找到一個真誠、善良的女孩。19歲時,他談過一個女朋友,“但陰差陽錯,沒有走到一起,錯過了。”之后他便一直處于戀情的“空窗期”。
“現在事業(yè)已經在爬坡了,我想在北京有個家。”趙明咧著嘴笑,有一絲羞澀。
(文中盲人按摩師均為化名)
見習記者 吳淋姝
編輯 趙凱迪
校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