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春節假期跑遍日本小城,這位“80后”買了42000多個口罩運回上海
摘要:最終,各種渠道買來的4.2萬多個口罩裝進了21個大箱子。
1月31日下午和季錦良聯系的時候,他正帶著從日本采購的21大箱4.2萬多個醫用口罩回到上海浦東機場。貨物順利抵滬入關后,他懸著的心總算是放了下來,語調也輕松許多。之后,這批防護物資將通過物流公司迅速運往上海、武漢等地多家醫院。
用最原始的辦法
按照原本計劃,這個春節季錦良應該帶著5歲的兒子“小生姜”在日本九州佐賀度假。除夕夜下午,他的朋友圈不斷出現武漢疫情的消息,當地向社會募集3200萬個醫用口罩。作為上海僑青會常務理事,他所在的僑青群里也在號召大家采購醫用物資。
“小時候讀書時背過‘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現在有能力就應該為國家做點事情。”“80后”季錦良決定在當地買口罩運回上海。他通過朋友給當地口罩廠打電話,很不巧,沒有現貨,人家的訂單早已經排到了3個月之后。
怎么辦?季錦良用了最原始的辦法,也就是和當地朋友一起,去城里的一家家藥妝店、超市、商鋪購買。說干就干,晚上6時,匆匆吃了幾口年夜飯后,他們開車分頭出發了。
“一定要買能防噴沫的醫用口罩。”日本口罩種類繁多,有的可以防99%的噴沫,有的只能防花粉過敏。季錦良不太懂日文,于是跟當地朋友建了個群。他把外包裝照片發到群里,等到日本朋友確認無誤后,再自掏腰包買了下來。
季錦良很感慨,在采購的過程中,能感受到普通日本民眾的善意與熱情。有的營業員知道中國發生疫情后,還特意打電話到總部尋求更多貨源,“完全沒有‘你的國家、我的國家’區分,全力以赴幫助我提供貨源。”
按計劃,先去晚上8時關門的超市,再去凌晨12時關門的藥妝店,季錦良和他的朋友跑遍了佐賀城內的所有40多家商店,買了近兩萬個醫用口罩。等全部搬回住所時,已經是第二天了。
一個更有意義的春節
季錦良說,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日本也有人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口罩供應開始緊張起來,當地商店開始限購,一人單次只能買兩盒。
他繼續用“人肉”購買這樣的土辦法。從年初一到年初六,季錦良每天帶著兒子“小生姜”去買口罩,因為兩個去人每次就可以買4盒,“當然選最大的50個一盒”。佐賀城內供應有限,他和朋友們開車去周邊城市買,陸陸續續跑了5座城市。有當地的朋友得知他的舉動后,還特意開車送來30盒口罩。
最終,各種渠道買來的4.2萬多個口罩裝進了21個大箱子。季錦良急著想在初七也就是1月31日,把它們從佐賀運回上海。但是,春節期間航空公司來往國內的航班運力緊張,出現疫情后不少公司選擇縮減航班。“感謝春秋航空的大力協助。”季錦良在向春秋航空日本公司求助后,春秋航空把原本計劃運送的1.2噸其他貨物卸下,留出足夠艙位給這些醫用物資。更讓大家感動的是,春秋航空不僅免除了貨運費用,還問季錦良是否需要派車將這些口罩從住所運到佐賀機場。
飛機抵達上海后,浦東機場與海關也非常配合給力。憑借上海市華僑事業發展基金會開具的捐贈證明,這些口罩經過綠色通道迅速清關入境。
季錦良很感慨:“不只是我們這些人在戰斗,各行各業都在為抗擊疫情作貢獻。”而在這個過程中,兒子“小生姜”始終跟在爸爸后面。從不理解大人為什么要買那么多口罩,但后來他知道是給醫院叔叔阿姨用的,就把自己的壓歲錢捐了出來,在佐賀機場,還和大家一起搬箱子。
“雖然我們沒能悠閑度假,但我們過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春節。很值很值。”季錦良的下一步計劃是,盡快與日本企業進行對接,為國內訂購一批口罩。畢竟,靠“人肉”一家家店去買人力成本太高、效率太低,需要一個穩定的供應渠道。
“捐錢不難,買防護物資太難。”這幾乎是所有人的共識。自1月28日上海市僑青總會發起捐贈倡議以來,包括鄭好、施學理、姚珩等僑青帶頭展開全球防疫物資募集工作。截至1月31日13時,已收到捐款50萬余元,從海外募集到醫用口罩15萬只、130箱6.5萬雙醫用手套等,這些物資已于31日陸續運抵上海和武漢。接下來,數量可觀的護目鏡與防護服也將運回國內。
抗擊疫情,上海僑青在行動。
欄目主編:王海燕文字編輯:王海燕題圖來源:作者供圖
加載中... 視頻 直播 美圖 博客 看點 政務 搞笑 八卦 情感 旅游 佛學 眾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