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菜荒? 余阿姨虛驚了一場
圖為1月29日(大年初五),武漢市民在商超中選購蔬菜。
過年,連續4天宅在家里,冰箱馬上要空,菜籃幾近見底,想想以后的日子,家住武漢水果湖兒童公園附近、62歲的余阿姨一下子著了慌。大年初五,她不由分說拉上兒子急匆匆就往“中百倉儲”水果湖店趕。一進“中百”,他們直奔蔬菜區,生怕晚了半步搶不到。
讓她沒想到的是,蔬菜區并沒有出現搶購情形。再一瞧,貨架上近20種蔬菜整齊碼放,貨量充足,菜價也和平時差不多:青椒3元一斤、包菜2元一斤、白蘿卜1元一斤……
余阿姨的心放下了,精挑細選了一些,悠悠篤篤往家走。“下次買菜不慌了。”余阿姨歉意地看了看兒子。
菜價穩住,供應正常,武漢怎么做到的?這要從1月23日說起。當日,武漢宣布地鐵、公交停運,個別商超門店出現了搶購現象。
菜籃子豐盈與否,牽涉到特殊時期市場的穩定。武漢馬上出招:
第一招,摸清情況。全市商務系統分包劃片,組成專班,每日監測,確保掌握一手信息,哪里缺貨補哪里。1月25日,武漢三大商超蔬菜限價銷售,當日“1元菜”銷售28噸,投放政府儲備凍豬肉1.09萬公斤。
第二招,確保供應。武漢蔬菜,主要從“白沙洲”和“四季美”兩大市場批發。春節期間,兩大市場免除每噸30元的進場交易費,讓車主多賺錢,鼓勵過境武漢的鮮活農產品留下來,豐富貨源。另外,重點商貿企業拓寬貨源渠道,確保正常營業。
第三招,服務企業。商貿企業物流車輛進入武漢起初曾受到管制,武漢市指揮部很快反應:給武漢送菜的可以走綠色通道!商超上班員工缺少口罩,市里緊急調配,讓員工踏實上班。
對“物價大幅上漲”等不實信息,及時發布調查結果,引導市民理性消費。這些措施效果頓顯:中百、武商、中商、盒馬鮮生、麥德龍、沃爾瑪等大型商貿企業,全部堅持營業,蔬菜隨買隨有,價格親民。
當然,武漢菜價穩定,離不開全國馳援——商務部統籌“南菜北運”“北菜南調”,武漢菜源足得很。
記者在“白沙洲”市場采訪,碰到正在組織裝車的徐世洪師傅,這是他當天要送的第7車蔬菜。他說,“一天干12小時,能運40噸菜,累是累點,大家有菜吃,我覺得有意義。”
點擊進入專題: 聚焦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