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直擊武漢國際博覽中心抗疫物資領取現場
1月31日,武漢國際博覽中心,數十名醫務工作者在倉庫門外等候領取物資,臨時被征用作倉庫的展廳中堆放著當日到達的各類物資。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崢苨/攝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武漢1月31日電
文字李崢苨 朱娟娟 朱彩云 王嘉興攝影李崢苨
1月31日,從各地源源不斷匯集來的醫療物資被集中到了武漢國際博覽中心A館。當天下午,記者來到這里時,來自武漢協和醫院、武漢市第三醫院等收治較多新冠肺炎患者的醫院,和一些街道社區衛生中心等醫療機構的數十名醫務人員陸續趕來,等待領取醫療物資。
據幾個不同醫院的工作人員說,他們都是第一次來這里領取物資,甚至一些醫生剛下夜班就急忙趕來,有人還沒來得及脫下白大褂和鞋套,但大多準備了醫院的介紹信。
1月31日,武漢國際博覽中心,來自新冠肺炎患者定點救治醫院、街道社區衛生中心等醫療機構的數十名醫務工作者趕來領取醫療物資。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崢苨/攝 1月31日,武漢國際博覽中心,醫務工作者們向一名武漢市衛健委的工作人員遞上各個機構開具的介紹信,希望能領取物資。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崢苨/攝一位來自武漢協和醫院本部的一線醫生介紹,目前他們防護物資十分緊缺,一件防護服穿24小時,護目鏡只能用不符合醫用要求的頂上。一天前,這所醫院醫生通過微博等渠道再次求助,醫用防護物資“不是告急,是沒有了”。
1月31日,武漢國際博覽中心,從貨車上卸下的各類捐贈物資,有大批同等規格的藥物,也有尺寸不一的小包裹,包括注射類藥物、一次性口罩等,一些包裝箱上寫著定向捐助的目標醫院。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崢苨/攝武漢國際博覽中心一間展館里堆放著今天抵達的定向捐贈的藥品、口罩、酒精棉等醫療物資,不斷有貨車滿載物資等待卸車入庫。物資由來自武漢市衛健委和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按照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制定的名單分配發放。武漢協和醫院(本部)沒有在名單上,武漢協和醫院(西院)等大部分定點醫院都在名單上。
1月31日,武漢國際博覽中心,醫務工作者們在等候領取醫療物資。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崢苨/攝武漢協和醫院(西院)是武漢市第三批收治發熱病人的定點醫院。該院一位負責物資協調的人士介紹,目前醫院已開放5個病區,消毒設備、防護設備、醫護物資等靠各種支持勉強支撐。今天西院工作人員領到的物資中,達到醫用級別的物資數量非常有限。近期海內外大量愛心人士聯系該院捐贈物資,但據初步估算,其中約八九成系民用或工業用途級別。
1月31日,武漢國際博覽中心,中國郵政的工作人員們剛卸下一車捐贈物資。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崢苨/攝在物資發放現場,一位紅十字會志愿者介紹,收到的捐贈物資數量很大,目前他所在的小組有上百名志愿者每天24小時三班倒處理。但其中大量物資不符合醫用規范,甚至有人捐來了化妝棉。
當天下午,經過兩小時的協調,武漢協和醫院本部的醫務人員仍未領到符合醫用標準的物資。
1月31日,武漢國際博覽中心,一位來自社區衛生中心的醫務人員目送一輛載著醫用物資的車離開。當天,他們需要在倉庫門口等待衛健委工作人員核對名單后,依次進入倉庫運走物資。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崢苨/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