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12月30日電(應欣睿)12月30日,杭州海關在杭州發布《新中國成立70年浙江對外貿易發展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浙江省貨物進出口總值從1958年的1689萬美元躍升至2018年的4324.8億美元,增長2.6萬倍。
《報告》顯示,70年來,浙江由外貿小省發展為外貿大省,2018年貨物貿易規模比1958年增長了2.6萬倍,在中國出口位次由1980年的第13位到目前居第3位,進出口、出口、進口增速均列沿海主要出口省市第1位。
《新中國成立70年浙江對外貿易發展報告》樣書。杭州海關供圖浙江是民營經濟大省。20世紀九十年代前,民營企業只能通過掛靠方式參與外貿經營。九十年代后,外貿經營權逐步放開,浙江大力支持中小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2004年,該省民營企業實現出口238.1億美元,占全省出口比重為41.0%,首次超越國有外貿企業。2018年,浙江民營企業進出口達3097.1億美元,增長15.7%,占該省進出口總值的71.6%,成為浙江外貿發展的“主引擎”。
此外,《報告》記錄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浙江積極融入全球化,開拓新興市場,打造“一帶一路”重要樞紐的進程。
《新中國成立70年浙江對外貿易發展報告》發布。杭州海關供圖2013年以來,浙江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累計外貿進出口6743.6億美元,年均增長6.1%,高于同期浙江外貿平均增長率0.9個百分點。同時,浙江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勞動密集型商品所占比重逐年下降,從2013年37.2%下降到2018年33.6%。2013年起,機電產品成為浙江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的第一大類出口商品。
杭州海關關員在檢查入境貨物。杭州海關供圖“《報告》用海關統計數據記錄了70年來浙江省對外貿易發展歷程,研究分析了浙江外貿的特點、亮點和規律,全景展示浙江外貿取得的成就。”杭州海關副關長陳孟裕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