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烏魯木齊12月27日電(王重陽) “湖旁跑駿馬,湖面采蓮花,蘆葦像屏障遮擋著美麗的她,有多少難忘的故事,歡迎朋友來我的家,清清的湖水,煮杯迎賓的香茶,到這里你定會終身難忘,博斯騰湖我的家……”這首膾炙人口的《博斯騰湖我的家》,唱出的是新疆博湖兒女對家鄉的熱愛,更是新疆的秀美風光。
博斯騰湖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新疆最大的漁業生產基地,也是中國四大蘆葦產地之一。說起蘆葦,人們會想起可以制紙、人造纖維等,但它還可以用來制蘆葦畫,在博湖縣,說起蘆葦畫,就會提起杜玉新。
2000年,看好博湖旅游發展的前景,杜玉新和丈夫從庫爾勒來到博湖縣,承包了博湖邊的白鷺洲景區。2003年,她在一位漁民家看到了蘆葦畫,立刻被其清新天然的魅力吸引,心想,博斯騰湖盛產優質蘆葦,可不可以用博湖蘆葦來制作蘆葦畫?
博斯騰湖年產蘆葦17萬噸左右,這里的蘆葦具有韌性好、耐燙、易保存、不易腐爛等特性。用蘆葦制成的蘆葦畫是一種民間藝術,用蘆葦畫出博湖的風土人情,畫出新疆的壯美遼闊,畫出民族團結等畫面,一定會受到很多人的歡迎。
杜玉新想通過蘆葦畫把家鄉的風土人情記錄下來,憑著這份執著和熱愛,她開始了鉆研學習。“一幅蘆葦畫的制作要經過剪、烙、燙、熨、拼合、黏結等20多道工藝?!倍庞裥抡f,她到蘆葦畫的主要產地拜師學藝,連續3年,每年都去學幾個月,慢慢掌握了一定的技術。
蘆葦工藝品是以蘆葦的葉、稈、花穗等為原料,經過十多道工序制作而成,所有色彩都是專用工具燙制而成,通過特殊處理工藝,不變形、不褪色,具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和收藏價值。
2007年,杜玉新成立了博湖縣阿勒奇民族工藝品有限公司,第一次打出博湖蘆葦畫品牌,她把新疆的絲路文化、風土人情、有代表性的自然風光融入蘆葦畫創作,深受游客喜愛。
每年采集蘆葦的最佳時期,她和十幾位工人要花一個多月的時間選蘆葦,選回來的蘆葦還要及時進行浸泡、剖解、壓平,以備后面使用。
2013年,杜玉新曾帶著十幾位工匠,用1年時間,為巴州賓館主樓大廳制作了一幅15米長、7米寬的巨幅蘆葦畫。畫面上的雪山、白云、河流、牛羊、野花、氈房、人物全是用蘆葦精心制作的,逼真、細膩、生動,來往的客人常會駐足欣賞。
杜玉新一邊學習技術一邊研究新的作品,她又開發出碳板蘆葦工藝畫,掛在家里不僅美觀,還能凈化空氣,一上市就引來各地客商。這些年,博湖蘆葦畫每年能銷售兩三千幅,最遠已銷到了韓國、日本等地,不僅成為獨具特色的“博湖禮物”,還入選“新疆禮物”。
每當遇到海外訂單,杜玉新都十分激動,博湖的蘆葦畫不僅要面向中國,更要面向世界,讓那些不了解新疆文化、民族風情的人通過形象逼真的蘆葦畫知道新疆是一個好地方。
隨著博湖蘆葦畫知名度越來越高,杜玉新成立了巴州阿勒奇手工藝品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學校會定期到各個村里進行培訓,內容不僅僅局限于蘆葦畫,還包括服飾、編織等工藝。如今已培訓了300多名村民,公司吸納了30多位村民作為員工,每人每年有3萬多元的收入。
每年阿勒奇民族工藝品有限公司都要為博湖縣及附近的和碩縣、和靜縣的鄉村及多家中小企業進行技術人才的培訓和輸入,培訓各類技術人才已經超過1000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