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燒了4個月的山火,讓澳大利亞徹底措手不及。迄今為止,澳大利亞山火的過火面積已經超過1000萬公頃,另外還有數千棟房屋被燒毀、近5億動物消失、空氣質量嚴重下降……但最讓澳大利亞焦灼的不僅是該國生態環境的急速惡化,還有其被山火烤糊的經濟。
一場山火燒掉237億?澳大利亞緊急“止血”
據媒體報道,澳大利亞第二大銀行——西太平洋銀行公布的預測數據顯示,這場山火預計將對澳大利亞造成50億澳元(約237億元人民幣)的經濟損失,拉低澳大利亞GDP增長0.2-0.5個百分點。此外,澳大利亞的農牧業、旅游業、航運等多個優勢產業都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山火帶來的負面影響。而且,如果火勢持續,澳大利亞要承受的經濟損失規模還將進一步擴大。
為了及時“止血”,澳大利亞日前已經宣布設立專門負責救火的新機構,并承諾在未來兩年內撥款20億澳元(約95億元人民幣),用于此后的重建工作。然而,市場對于澳大利亞的這一補救措施并不買賬。
澳洲聯邦銀行證券部公布的數據顯示,該國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已經觸及近4年來的最低點,與此同時,經濟學家也已經將對澳大利亞2019年GDP增速預測下調至1.8%,遠遠低于去年年初時的預測值(2.7%)。而對于經濟發展至關重要的外國投資,也很有可能“離澳大利亞而去”。
近幾年來,澳大利亞一直是全球的投資熱土之一。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公布的投資報告,2018年澳大利亞吸引外資620億美元(約4270億元人民幣),同比大漲40%,這一驚人的數據同時也使得澳大利亞繼續穩居全球外國直接投資前十大目的國之列。
但是,在經歷了這場嚴重沖擊經濟的山火后,澳大利亞能否一如既往地獲得外資青睞,此時恐怕要打上一個問號。不過,一則從中國市場傳來的好消息,讓澳大利亞看到了重振經濟的希望。
中國鐵礦石進口量連續三年突破10億噸!澳大利亞又想漲價?
數據顯示,中國在2019年內累計進口鐵礦石10.69億噸。這是中國鋼鐵原材料進口量連續第三年突破10億噸,其中12月的進口量達1.013億噸,同比增長16.9%,創下近27個月來的單月最高進口量。而對于我國主要的鐵礦石供應國澳大利亞而言,這無疑是一大商機。但耐人尋味的是,在中國持續進口之際,鐵礦石價格再次“巧合地”出現了上漲。
根據鐵礦石價格報告機構Fastmarkets MB公布的數據,截至1月中旬,中國62%含鐵礦石的進口價格已經升至每干公噸97.03美元,創下近4個月來的新高。而去年12月的鐵礦石平均價格也達到了每干公噸91.85美元。
事實上,自去年年初起,澳大利亞就有意無意地助推鐵礦石價格上漲。去年1月,全球第一大鐵礦石生產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的礦壩因故暫停生產,導致市場在短期內出現約9300萬噸鐵礦石的供應缺口。而在競爭對手暫停生產后,澳大利亞也隨之宣布了鐵礦石減產計劃,促使鐵礦石價格一度達到了每噸126美元的頂峰。
然而,高價銷售或許能讓澳大利亞在短時間內攫取巨額利潤,但無法真正留住中國買家。比如澳大利亞曾經還試圖對華出口高價牛肉,但換來的卻是中國買家要求取消訂單的消息。如果澳大利亞不改變漲價的做法,最終恐怕只會撿了芝麻,丟了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