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怡妘/文
新浪娛樂訊 第70屆德國柏林影展于本日公布主競賽片單,蔡明亮導演最新的劇情長片《日子》三度入圍,也是臺灣電影暌違15年后再度征戰金熊獎。
柏林影展藝術總監卡洛·夏堤安(Carlo Chatrian)在入圍公布記者會上表示:‘1993年蔡明亮第一部作品《青少年哪吒》入選觀摩單元,隔年他以《愛情萬歲》贏得威尼斯(金獅獎),1997年與2005年他的作品入圍競賽并拿下銀熊獎。憑著一部又一部的作品,蔡明亮以其獨特的美學,展現、同時創造電影獨有的特質;在虛擬實境(VR)與其他形式的挑戰及實驗后,蔡明亮帶來了一部,正如片名所揭示,極為純粹的作品《日子》。我會稱它是一部關于“痛苦”與“安慰”的電影。’
導演蔡明亮表示:‘我的第一部電影《青少年哪吒》就是在柏林影展亮相的,第三部《河流》得了評審團大獎,最受爭議的《天邊一朵云》除了再拿銀熊獎,又加碼給了兩個我忘了是什么獎了。所以有人問會不會擔心《日子》沒獎?不會不會,我年紀大了,心境自然改變,能保持每一部片都入圍大影展的競賽記錄己經不易,非常非常開心了,獎不獎,聽天由命。
我總以為自己一生能拍十部劇情片就滿足了,《日子》是我的第十一部,這是上天給我的禮物,只因為小康一場漫無天日的病,我們沒法拍別的,我跟他說:“拍你的病吧,等你好了演也演不出來。”沒有計畫、沒有構想、沒有劇本,斷斷續續拍了四年,拍來做什么?當時也不知道。后來在曼谷遇見了一位寮國朋友亞儂,透過視訊,見他在簡陋的房子煮他的家鄉菜,我又忍不住飛去拍他。
這大概就是因為,早已厭倦所謂的電影工業製片模式,講故事啦、談預算啦、大隊人馬啦、市埸啦,我走的是另一條路,別人電影越拍越大,我卻越拍越小,越小越自由,想拍什么就拍什么,想怎么拍就怎么拍;我現在拍的都是生活,是小康的日子、亞儂的日子,也是我的日子。’
《日子》是公視首部入圍柏林影展主競賽的合製電影,‘除了恭賀蔡明亮導演,也感謝蔡導給予公視參與《日子》的機會。’節目部經理于蓓華表示:‘蔡明亮導演像個苦行者、獨行者,默默的堅持開展電影藝術的形式和可能性,帶給觀眾新的觀影經驗。公視支持蔡導的《日子》,也是期望藉此打開公視戲劇平臺的多樣性,為藝術電影創作者提供能量。’
蔡明亮于2013年《郊游》奪下威尼斯評審大獎之后,便宣告不再拍攝只為了商業服務的院線電影,近年來提出‘手工電影’、‘美術館院線’及‘作者的觀看方式’等創作與展演理念,游走美術館與電影院之間,透過裝置展覽、行動藝術、快閃賣票及街頭演唱等獨特方式,開拓自己的觀眾與市場。本屆柏林影展將于2月20日至3月1日舉辦,導演蔡明亮與兩位主角李康生與亞儂弘尚希,將于2月23日抵達當地,并出席27日的世界首映。
蔡明亮歷年劇情長片作品入圍/入選三大影展紀錄
1。 1993《青少年哪吒》柏林影展 觀摩(電影大觀)
2。 1994《愛情萬歲》威尼斯影展 競賽(金獅獎)
3。 1997《河流》柏林影展 競賽(評審團大獎、費比西獎)
4。 1998《洞》坎城影展 競賽(費比西獎)
5。 2001《你那邊幾點》坎城影展 競賽(高等技術獎)
6。 2003《不散》威尼斯影展 競賽(費比西獎)
7。 2005《天邊一朵云》柏林影展 競賽(最佳藝術貢獻獎、費比西獎)
8。 2006《黑眼圈》威尼斯影展 競賽(電影和平獎)
9。 2009《臉》坎城影展 競賽
10。 2013《郊游》威尼斯影展 競賽(評審團大獎)
11。 2020《日子》柏林影展 競賽
(新浪娛樂臺灣站 林怡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