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大年初一)19時35分,“嶺南春來早”——2020廣東衛視春節晚會(以下簡稱“廣東春晚”)播出。這臺總長150多分鐘,囊括20個特色節目的2020廣東春晚,從春天的意蘊到春節的氣氛,從弄潮的精神到務實的氣質,從地道的廣味兒到流淌的嶺南風情……一一囊括,堪稱一場融匯了廣東年味、嶺南風情、大灣區經濟民生的年終盤點與開春展望。
根據央視索福瑞數據,廣東衛視春晚的索福瑞55城收視率為0.416%,比去年提升了2.4倍,市場份額1.284%,同時段排名第6位,比去年提升6位;在廣東全省收視率為0.856%,市場份額2.63%,在同時段省級衛視中排名第1位。
[不可替代]
烹飪獨具一格的 “粵式”風味
過年期間,春晚扎堆,做出特色是地方春晚脫穎而出的最佳法寶。晚會總導演王偉華對羊城晚報記者表示,“年味、粵味、時代感”是2020廣東春晚的三個特點:“我們要做出自己的韻味,打造嶺南特色的粵式春晚。”
晚會以“《春天序曲》+廣東廟會”的有機組合形式開場,一靜一動,一出塵一喜慶,打造具有極大視聽反差的全景沉浸式體驗,淋漓盡致地展現嶺南過年氣氛。晚會播畢,這個別出心裁的開場打動不少觀眾:“銜接得太好了!”“目不暇接,不落俗套!”
首先登場的《春天序曲》結合剪紙藝術、短片與歌舞,以春天的鳥叫聲引領觀眾穿越森林進入一片綠色世界,“靜態開場”秒抓觀眾的眼球和聽覺。緊接著,從佛山“行通濟”走到廣州花街,聽完客家山歌跑到粵西海邊看人龍舞……持續十多分鐘的數幕廣東式廟會場景輪番上演:上至70多歲的老人,下至數歲的孩童,將近20個演出單位的300多人參演其中,以舞臺藝術再現廣東特色民風民俗。
王偉華透露,這個浩大繁復的節目,基本上屬于“零合排”上陣:“大家年底都很忙,基本上沒有在一起合排過,都是分排,最后到舞臺上才合成。這里面有演員,有普通老百姓,有運動健兒,還有主持人……不少人穿著生活里的節日服裝就登臺,這也符合我們廣東自由、包容和輕松的生活氛圍,在快節奏里展現慢生活。雖然排練的困難比較多,但是最終在舞臺上完美呈現出來了,讓我印象很深。”
此外,晚會中廣式美食花式出鏡;粵劇芭蕾《騎樓情畫》跨越時空對話;戲曲《白蛇傳·情》,國內首部4K超高清粵劇電影片段搶先看;金曲歌手同臺高歌集體懷舊;潮汕英歌舞與嘻哈文化混搭碰撞……以嶺南文化為主軸,既有極強的地域識別度,又有機融入現代元素,呈現了獨具魅力的視聽享受。
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寧群賢認為“粵味”是廣東衛視春晚獨一無二的特色,是其他省級衛視不可能復制的元素:“廣東衛視春晚所呈現的嶺南元素、廣東元素,喚起來的是全國人民對改革開放最前沿廣東的地理記憶、時代記憶,能夠引發廣泛的共鳴。”
[原創力量]
95%的節目 屬于全新創作
從廣東衛視春晚的整體設計中不難發現,這場晚會不僅在彰顯文化底蘊上力求深入淺出,節目設置上也頗費心思,在色彩視效運用上更是走心,做到“色”“香”“味”俱全。
據王偉華介紹,2020廣東春晚主打原創力量,95%的節目均屬于全新創作。以舞蹈《媽媽像朵花》為例,該節目少見地在舞蹈里用“肥女人”的母親形象來表達兒女對母親的感恩、歌頌之情,深情中自帶詼諧幽默,讓觀眾耳目一新。王偉華透露:“我們給這一群‘胖媽媽’設計了一些稍顯笨拙的舞蹈動作,是想展示東方母親日夜操勞、對家人經年如一日的感人付出——她們可能忙碌到沒時間打扮自己,她們的身形也會因歲月磨礪而走樣,但是她們對于兒女們的愛是始終不變的。”
廣東雕塑家許鴻飛《肥女人》系列雕塑,是該舞蹈的最初靈感來源之一,王偉華表示:“生活中不缺乏美,我們需要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寧群賢也表示對該舞蹈印象深刻:“這個節目詮釋的母親形象真實立體,非常感人、抓人。”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冷凇還指出,廣東春晚的節目設計做到了懷舊記憶與青春流行的珠聯璧合:“既有大量年輕觀眾喜愛的新歌手,如GN48少女組合;也有能讓70后80后‘上頭’的郭富城、楊鈺瑩、李春波、高林生等人。熟悉的旋律嫁接耳目一新的包裝,經典不落與新人輩出相得益彰。”
創新不止于節目本身。舞美方面,今年廣東春晚以紅綠藍三色作為主色調,不僅有《大潮起珠江》的大海蔚藍、《紅旗飄飄》熱血熾烈的豐富色彩感,也有《春天序曲》綠意盎然與《雪戀》的清新雪境,應和了晚會“嶺南春來早”的主題,視覺沖擊力強烈。
王偉華揭秘:“今年,我們將錄制場所從演播室搬到了廣州黃埔體育中心,整個表演舞臺有35米的寬度和30米的進深,舞臺面積接近1000平方米。而且我們在舞臺地面、側面、立面包括空中都用了地屏、LED屏和冰屏,覆蓋范圍至少有280度,屏幕總尺寸達到了2000多平方米,形成了一個五彩繽紛的舞臺,保證了震撼的視覺效果。”
[以小見大]
把握時代感 弘揚進取精神
今年的廣東春晚在把握“時代感”上也是不遺余力。
王偉華表示:“晚會里,我們要把廣東人敢為天下先、敢于探索、敢于實踐的精神反映出來。”
于是,導演組通過扎實的前期調研和藝術加工創作,將廣東政府提出的“粵菜師傅”“嶺南家政”“廣東技工”三項利民富民政策人物形象化、故事化。蔡明擔綱的小品《月嫂教練》源于“南粵家政”工程;音樂快板《技行天下》講述了2019年在喀山世界技能大賽上收獲佳績的廣東年輕技工們的故事;《老廣的味道》結合“粵菜師傅”工程成績,用新穎的魔術、雜技、舞蹈融合的方式呈現“廚出廣東”的驕傲與自豪。
李文啟、尚大慶和李木子的情景劇《柚子樹的故事》則取材自精準扶貧的真實故事;時代號子《大潮起珠江》進行了全新創作和改編,體現廣東人迎接新時代、新環境、新形勢的情懷和魄力。
冷凇評價:“廣東衛視今年的春晚,可以用驚喜驚艷、驚絕驚嘆來形容。尤其出色的是,將語言類節目與主題宣傳巧妙融合,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喜劇大咖如蔡明、李文啟精彩亮相,在發酵歡慶氛圍的同時,真正實現‘寓教于樂、春風化人’,加強了時代正能量的傳播廣度與記憶深度。”
羊城晚報記者 艾修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