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呼哀哉,悲兮痛兮。
想君當年,雄姿英發;哭君早逝,俯地流血。忠義之心,英靈之氣;命終四紀,名垂百世。
60分傳奇謝幕之夜,“Mamba Out”,從此只是不再以球員身份見于賽場罷了;8 24號兩件球衣光輝退役,“Mamba Out”,紫金隊史唯一、永恒、神圣的文化符號,從此獨一無二,后來者只能仰視;直升機事故,Mamba Out,驚愕、悲傷、痛心、哀惜,一別竟成永別。有形之軀雖已消亡,但曼巴精神永流傳。
無論你在生活中扮演著何種角色,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爸爸媽媽、伯叔姨舅、哥弟姐妹等等,請將科比的故事講給他人聽——他不僅僅代表籃球界,小至個人成長進步,大到家國民族振興,科比精神代表著全人類永恒的至尚追求。
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凌晨四點的洛杉磯
1996年選秀大會,艾弗森、坎比、馬布里、雷-阿倫、“胖頭陀”沃克、丹皮爾的光芒都蓋過科比,甚至福勒、波塔潘科都比科比搶手——13順位剛被選中就被黃蜂交易,科比的起點和天賦并非出類拔萃:菜鳥賽季,科比場均僅有15.5分鐘出場時間,湖人后衛線上埃迪-瓊斯和尼克-范埃克塞爾后的第三選擇;1997年季后賽西部半決賽G5,科比四次出手三分球“三不沾”,湖人最終1-4不敵爵士。
“那一晚,我回到洛杉磯已經凌晨三四點鐘。我去了家附近的高中,投了24小時一整天的球,無數人因為幾個三不沾看扁了我”。
時間永恒停格在洛杉磯凌晨4點,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通過比普通球員付出更多的時間打磨自己的籃球技藝,勤能補拙,積少成多,聚沙成塔,從量變到質變。
科比在二年級取得了驚人的進步,場均15.4分3.1籃板2.5助攻,板凳席上實至名歸的王牌第六人;隨著埃迪-瓊斯和范埃克塞爾被送走,科比在三年級正式坐上首發分衛位置,生涯首個先發賽季入選最佳三陣,此后連續十五年入選最佳陣容——2005-2013賽季,科比在27歲至34歲這八年間穩居最佳一陣,勤奮的苦訓保證了他的常青和穩定,即將年滿35歲的年紀依然是聯盟最佳分衛,一己之力拼到跟腱斷裂帶隊殺入季后賽。
凌晨四點的洛杉磯,科比與汗水、孤獨、夢想為伴。他從板凳球員到聯盟門面巨星,從1996年至2016年,他用二十載的職業生涯詮釋著最簡單的成功哲學——笨鳥先飛,一分辛苦一分才,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榜樣的力量!站在巨人的肩膀看世界
科比在接受采訪時坦然承認:“我的確偷師了邁克爾-喬丹的所有技術。”
6尺6寸的分衛黃金身高、美如畫的翻身后仰跳投、夢幻般的低位背身腳步,瀟灑飄逸,殺伐凌厲,求勝欲望如熊熊之火永不熄滅,他是當世最無限接近“籃球之神”的運動員。
1997年12月17日,二年級的科比在聯合中心轟下了33分,邁克爾-喬丹36分。兩人的體型、打法、個性無比接近,“喬丹接班人”聲名鵲起;1998年全明星賽,8號科比VS23號喬丹,初生之犢對位當世梟雄,兩人單挑纏斗如癡如醉,科比18分、喬丹23分。他在比賽對位中向喬丹請教如何在背身進攻時察覺防守者的位置,喬丹傾囊相授:“用你的腿去感知防守者”。
2003年全明星賽,瑪莉亞-凱莉一曲《Hero》送別傳奇,每個人都畢恭畢敬,都想用最完美的方式送別籃球之神。只有科比與他重復著熟悉的單挑盛宴,喬老爺子27中9貢獻20分、科比17中8得到22分,嬉笑打鬧,互噴著垃圾話。首個加時結束前5秒,邁克爾-喬丹迎著頂級彈簧人馬里昂的防守命中高難度后仰跳投,經典準絕殺幾乎完美謝幕;科比三分線外造成小奧爾尼爾三分犯規,三罰兩中拖入雙加時,最終凱文-加內特當選全明星賽MVP。
科比始終以競爭的心態面對偉大的籃球之神,2003年3月28日,兩人職業生涯最后一次交手,他以單場55分送別邁克爾-喬丹。奇才23號喬丹躺在球場地板上,科比用拳頭捶打他的胸口,兩人扭打在一起,大笑著流淚。
邁克爾-喬丹自始至終都是科比的偶像,模仿、追逐、競爭,亦師亦友。偶像正能量能夠潛移默化地改變一個人一生,他未能成為下一個邁克爾-喬丹,最終成為了獨一無二的科比-布萊恩特。喬丹是他眼中的風景,當他在看風景,他也成為了我們眼中的風景。
挑戰自我!與傷病斗爭百折不撓
2013年跟腱斷裂是科比職業生涯的分水嶺,從一路高歌猛進到如日中天的洛杉磯之王,他在籃球生涯的最頂峰轟下倒下,自此盛筵難再。長達八個月的康復期,他復出后6場比賽遭遇左膝脛骨骨折賽季報銷;10個月后,他像一個拄著拐杖的老人再次起身,征戰自己的第19個賽季,但35場比賽過后,他又因右肩旋轉袖肌腱撕裂再度賽季報銷——傷病纏身,風燭殘年,他像一個枯瘦的老人與命運掙扎,他還會回來么?
他扔掉了自己的拐杖,拋卻了一切包袱,忘情奔跑在賽場上享受自己的最后一個賽季,感恩這二十年來愛恨相隨的球迷——他從未倒下,只是病了,他永遠都會回來。60分傳奇謝幕之夜,那是他與命運的抗爭與吶喊,他的不甘、憤懣、釋然都傾注在那最后的60分之中。
科比始終是一個不斷克服困難,戰勝并超越自我的斗士。2008年之前,他從一個不起眼的替補菜鳥成長為聯盟外圍攻防兩端最恐怖的新銳明星,從鯊魚身邊的“二當家”成為了斯臺普斯中心的孤膽領袖,野心又自負的最強攻防外圍;2008年之后,他從一個孤獨的個人英雄主義得分手轉型為無私的團隊領袖,悔悟中改變,個人與團隊兼顧,真正集求勝欲望、領導能力、個人擔當于一體的完美領袖。
科比精神永遠陪伴著我們,凌晨4點洛杉磯的勤奮刻苦、挑戰籃球之神的求勝欲和競爭心、經歷反復傷病屹立不倒永不言棄、個人擔當與集體理念相統一......
他將最后的愛留給了籃球和二女兒,這份愛甚至令天氣嫉妒。上帝偷走了幾代人在籃球界的精神圖騰,但更多關于科比、關于夢想、關于愛的種子早已在全世界生根發芽,星星之火終會成燎原之勢。
死亡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遺忘。愿有歲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頭。
(司機)
司機專欄:高冷大叔眼中的NBA
加載中... 視頻 直播 美圖 博客 看點 政務 搞笑 八卦 情感 旅游 佛學 眾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