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好消息,中國芯片專利數暴增73.4%!英特爾賺5098億目標或落空? 來源:金十數據
盡管華爾街多次傳達出不看好的態度,但美國芯片制造巨頭——英特爾似乎仍給市場畫出了巨大的一張餅。據外媒上周五(1月24日)消息,英特爾認為芯片行業即將扭轉長期低迷的走勢,并預計該公司2020年的營收將達到73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098億元),超過華爾街預期。然而,從中國市場近期傳出的消息來看,英特爾的預期恐怕將落空。
中國芯片設計專利數同比增長73.4%,5nm蝕刻機有望打破壟斷!
國家知識產權局最新一期數據顯示,2019年共收到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登記申請8319件,同比增長87.7%;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發證6614件,同比增長73.4%。有聲音指出,這個增長率為近10年來的最高水平,芯片作為集成電路行業發展的難點,73.4%的增長水平也意味著我國芯片設計專利數正在不斷攀升,背后則是芯片設計企業不斷突破專利難關。
就拿行業龍頭的中芯國際來說,截至2019年,該公司海外發明授權專利量高達1387件,是匯頂科技(第二名)的4倍之多。值得一提的是,中芯國際本月初還透露,其已在2019年三季度成功實現了第一代14納米FinFET工藝的量產,這意味著這家芯片代工企業已提前一年完成了發展目標。
除此之外,中微半導體設備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尹志堯博士日前也介紹道,中微半導體的5nm蝕刻機目前已經進入全球芯片代工龍頭——臺積電的供應鏈,這意味著中國半導體公司在這個領域獲得了巨大的突破,有望打破美日韓的壟斷。
實際上,在芯片領域,半導體工藝的技術水平是由光刻機決定的,而光刻機與蝕刻機、MOCVD等設備一起被稱為半導體工藝的三大關鍵設備;蝕刻機主要用來在芯片上進行微觀雕刻,加工進度是頭發絲直徑的上萬分之一,一臺先進的等離子蝕刻機售價高達數百萬美元;此次中企在5nm蝕刻機上取得關鍵突破,無疑具有重大意義。
美國要求臺積電在美建廠遭拒?美企把持關鍵技術局面被打破
相比之下,美國依靠芯片壟斷獲得大量利益的局面正在被打破,甚至正在陷入被動位置。《日經新聞》此前援引消息人士指出,美國相關人士一直想方設法,試圖要求臺積電赴美設廠,在當地生產安全領域所使用的芯片,以避免臺積電的供應出現任何突發情況。
當前,美國很多核心產品使用的都是臺積電生產的芯片,而近些年后者在縮小芯片電路以增強產品性能的技術上還趕超了英特爾,這也令這一巨頭的生產優勢越來越大;換句話說,一旦臺積電出現“斷供”的情況,美國所面臨的損失也將無比巨大。
不過,面對美國相關人士的“盛情邀約”,臺積電方面卻表示,目前并沒有具體的建廠計劃。另一方面,美國自去年底一直頻繁呼吁該國高科技產業CEO在美重建芯片生產線,但這一呼吁卻收效甚微。據當地媒體披露,建一家芯片工廠的成本將高達150億美元,而美國有難能給予巨大的補貼,美國重建半導體產能的計劃顯然難以推進。
美國數據統計公司IC Insights發布的報告顯示,2018年美國芯片公司在全球芯片市場的份額超過50%,而中國大陸的市場份額為3%。但如今,隨著中企在芯片研發領域不斷獲得突破,英特爾等美企把持著芯片領域關鍵技術的局面將被打破,未來全球半導體市場或將重新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