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開采是人類獲得能源的主要方式,而采礦業也是重要的原料工業之一。近年來,隨著全球礦產資源開采領域持續擴展、開采難度不斷加大、安全保障意識進一步加強,各國都十分重視采礦業與科技的融合。
通過信息化改造傳統工業,走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的發展道路,是我國礦業未來發展的不二之選。
我國礦業正處在從礦業大國向礦業強國轉變的重要歷史時期,“深地礦床智能采礦”是現代礦業的高端研究領域,目前面臨著種種挑戰,構建非傳統的“深地”開采模式,尋求“智能采礦”技術的新突破,是當代礦業工作者的重大使命。為實現我國礦業現代化,礦業人要把握礦業發展大趨勢,要有全球視野和前瞻性思維,努力創新、跨越式發展,走出自己的康莊大道。
2016年11月,國土資源部發布了《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16~2020年)》,明確提出未來5年要大力推進礦業領域科技創新,加快建設數字化、智能化、信息化、自動化礦山,采礦業的智慧化建設開始進入新階段。而在機器人與人工智能加速爆發的積極形勢下,服務于采礦業的采礦機器人也迎來發展良機。
隨著采礦機器人的發展進入新階段,其應用領域的難度系數越來越高,對技術的要求也愈發多元、高端,因此在人工智能領域大爆發的背景下,采礦機器人與人工智能技術的融合將進一步深入,這也是其技術升級的關鍵所在。
行業專家認為,未來,為更好地應對更為復雜、危險、敏感的深海與太空礦業開采環境,對采礦機器人的自主能力、分析能力、作業能力將提出更高要求,而這都需要人工智能技術的支撐。
目前,國內外仍處于建設“無人礦山”的初級階段。在此階段,無人采礦的核心技術仍然是傳統采礦工藝和生產組織管理的自動化與智能化。而新一代高級無人采礦技術必將涉及采礦工藝及生產過程自身的變革。
據了解,遙控智能化無人采礦的關鍵技術主要包括:虛擬現實與可視化技術;先進傳感及檢測監控技術;采礦設備遙控及智能化技術;井下無軌導航與控制關鍵技術;高速數字通信網絡技術;地下自動化采礦新工藝。
當前,綠色發展和轉型升級逐漸成為行業發展共識,相關企業加大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力度。
隨著重大裝備制造一體化成效顯著,煤電聯營一體化不斷發展,這些都為煤炭工業安全、高效、健康發展提供了重要保證。近日召開的第17屆中國國際煤炭采礦技術交流及設備展覽會上,記者了解到,此次發布新技術、新裝備、新成果主要包括各類采礦機械設備、礦井建設、巷道掘進和支保、礦井運輸、煤炭洗選、煤礦安全、煤炭加工利用、礦區環境保護及計算機應用等,涵蓋了煤炭采礦多個領域。另據了解,近年來,我國同類型展會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有大幅提升,國內外廠商積極性較高,業內和社會關注程度日益加強。
取得能源領域和礦業領域科技創新的重大突破,是從礦業大國走向礦業強國的重要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