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蔚來汽車的2019 來源:蓋世汽車資訊
如果2019年車市的持續下行對于傳統車企而言只是難過一點的話,那對于根基尚淺的造車新勢力來說,則關乎生死。細數蔚來汽車的2019年,可以說是坎坷不斷,車輛召回、融資困難、股市跌宕……不過,我們也看到,這家企業靠著不折不撓的勇氣和信念,應勢調整、創新求變,最終在銷量上交出了一份不錯的答卷。
銷量,逆勢而上
作為一家造車新勢力,其最根本的盈利方式,是賣車。蔚來在過去的2019年中,交上了一份不錯的答卷。官方微博發布信息顯示,過去一年中,蔚來汽車累積交付ES6和ES8共20565臺車。值得一提的是,在新能源補貼退坡之后,蔚來汽車依然實現了7月到12月連續5個月的交付量上漲,甚至一度出現了展車都售罄的情況,足以說明中國消費者對于這一品牌的信心和信任。
、
圖:蔚來官方微博發布的2019年全年銷量。
2020年,我們將看到蔚來的兩款新車:全新ES8(綜合續航里程提升到580km)和EC6,在產品力和產品序列都有提升之后,我們有理由相信,蔚來的銷量也將實現進一步的提升。
股價,跌宕起伏
2019年,蔚來的股價如同坐過山車,歷經大起大落。年初,股價還在穩中有升,最高達到過10.16美元/股,然就在3月5日這一天,蔚來發布了2018年的全年財報,公布其2018年整體虧損超過95億元人民幣之后,其股價便開始持續走低,在2天之后跌到7.09美元/股,跌幅超50%,而在3月14日則以6.03美元/股結束,再次跌破發行價。
圖:蔚來過去一年股價
隨后,蔚來汽車又在5月28日、9月24日發布了其2019年Q1以及Q2的財報,數據顯示,前兩個季度分別虧損26億元和32億元,之后,股價一路下行,并在9月底跌破2美元/股,一度徘徊在美股退市的邊緣。
不過,轉折還是出現了。12月30日,蔚來發布第三季度財報,2019年前三季度銷量破萬、季度虧損較第二季度減少25%,并且在財報中同時公布了最新產品的信息,如蔚來的第三款車型EC6、20kW家用充電樁以及100kWh的電池等等。
其中,新車型EC6讓人們看到了蔚來制造成本規模化降低的可能,而100kWh的電池包雖然對于其他車企而言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對于蔚來而言,它不僅意味著尺寸相同的電池包有了更大的電池容量,同時也是蔚來車電分離的又一次突破,這是在電動車成本普遍高于燃油車成本的情況下,可以讓電動車擁有成本降低的有效模式。
蔚來的股價也在此之后,持續上漲,回歸到了5美元/股左右,并且還有持續上漲的趨勢。
合作,資源互助
合作,是蔚來汽車2019年的重頭戲之一。2019年5月,蔚來和廣汽集團成立的合資公司廣汽蔚來發布了名為HYCAN合創的全新品牌,意為共同創造,由廣汽研究院院長助理廖冰擔任CEO,可以說,在借力廣汽之后,HYCAN合創在制造成本以及零部件供應鏈方面將會更有優勢。
圖:HYCAN合創品牌發布
而在12月27日,合創汽車旗下首款純電動SUV合創007正式亮相并開啟預售,93kWh的電池,綜合續航里程達到了643km,預售價為26-40萬元。從這款車的定價和設計來看,雖然是由廣汽操刀,但蔚來DNA亦占據了不小的比重。
另一邊,蔚來同時也在和其他造車新勢力抱團取暖。在12月11日,小鵬汽車與蔚來NIO Power正式簽約,雙方將在充電業務方面展開合作,實現全國范圍內的充電樁分布數據和支付流程的互聯互通,而打通各品牌充電站之間的壁壘,也會讓新能源汽車的使用體驗得到進一步優化,當市場逐漸向需求主導轉型的時候,只有使用體驗有一定優勢,才能從傳統燃油車手里“搶”用戶。
圖:NIO Power
渠道服務
作為一家互聯網公司,蔚來對于用戶體驗自然有著自己的理解,而銷售過程作為用戶體驗的一部分,不僅要在服務方面讓顧客賓至如歸,豐富的銷售渠道同樣決定了用戶對一個品牌的好感度,蔚來作為一家以服務見長的企業,自然早有布局。
圖:蔚來官網NIO House和NIO Space分布圖
目前,蔚來已經在近60座城市開設了62個NIO Space(蔚來空間)和22個NIO House(蔚來中心)共84家線下門店,其中以輕體驗為主的NIO Space都是在2019年才開始建設的,相比NIO House動輒上千平米的空間以及耗資巨大的建設成本,NIO Space占地200平米以下的特性使其成本可以被控制在100萬元以內,而NIO Space也正是以其相對較低的建設和運營成本在一年之內獲得了較快速度的擴張。
蔚來用戶運營副總裁魏健曾表示,在2020年底,蔚來預計在國內建成約200家由NIO House和NIO Space組成的銷售服務網絡,在豐富銷售渠道的同時,通過蔚來的特色化服務在消費者心中建立起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只有當用戶認識你的時候,才是用戶選擇你的開始。
總結:
蔚來的2019年確實遇到了很多阻礙,但是從現在的結果來看,它都用自己的方式解決了,并且正在自己規劃的道路上步趨從容。這個中國新能源領域名副其實的領軍者之一,正在用它自己的方式成為一面旗幟,在經過重重阻礙之后,依然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