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年以后,功成身退時,詹姆斯大概會想起十年前的科比。
那時的科比,已是位于聯盟之巔,只單論個人能力的話,他甚至已經在這個位置上待了太久。榮耀之余,科比也會有一些落寞:他渴望戰斗,他一生都渴望戰斗。
因為渴望戰斗,科比在高中結束后放棄了原本的大學計劃而提前進入NBA,只為了能盡快與喬丹交手過招;因為渴望戰斗,科比在平時會主動去學多國語言,只為了要在賽場上噴對方垃圾話時更痛快;因為渴望戰斗,科比在全明星賽上受傷后特意給對方發短信鼓勵,只為了讓對方能拿出真刀真槍讓自己享受到最極致的戰斗。
可是,對于那時的科比來說,最極致的戰斗已經不多了。
后來很多年,科比都經常說,自己生涯的中后期是很難熬的。除了身體的衰老和疲憊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能與他刀劍相擊的對手越來越少,能讓他傾盡所有的戰斗越來越少,能讓他全情投入訓練的動力越來越稀薄。
當他初入聯盟時,喬丹還在,沒有比這更痛快的事了。從菜鳥賽季不知天高地厚地向喬丹噴垃圾話,一直到數年之后封蓋喬丹的全明星最后一投,科比享受每一次與喬丹的交鋒。每一次,科比都能感覺酣暢淋漓,每一次,科比都能感覺自己似乎又更強了一些。后來,喬丹退役了,科比一定很落寞,但好在,當時聯盟中還有很多和他實力相當的同輩,比如卡特、比如麥迪、比如他最想贏過的阿倫-艾弗森。因為有著這些對手的存在,科比就可以繼續催逼著自己,有動力繼續日復一日地殘酷訓練;也因為有著這些對手的存在,科比還可以繼續享受對抗、享受戰斗、享受不斷提升自己;正是因為有著這些對手的存在,科比最終成為了我們所熟悉的黑曼巴,在場上肆意殺戮無不可行,場均轟下35分,個人能力登峰造極,成為了無可爭議的喬丹之后最強得分手。
然而,當他驀然回首,卻發現他的對手們也都如曾經的喬丹一般漸漸退場了,因為傷病、或者因為命運。白衣少年時,他渴望功成名就,而當他終于修煉到爐火純青時,卻發現戰場上只剩下了自己一個人,他的面前空空蕩蕩,只有飛揚的黃沙。
當然,科比還想再拿冠軍、他還想超越喬丹,但這些都太遠了,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很難讓人撐過一天又一天艱難的日子。每一天,科比都要鼓起力氣對抗自己酸痛的身體,每一天,科比都要耐著性子面對沒完沒了的聒噪的媒體,每一天,科比都要殫精竭慮地處理球隊里每個人的問題以激勵他們的斗志……一天又一天,科比一直被這些事情消耗著心神。每一天,他大概都會問自己,這么多年修煉至今難道是為了這樣的日子么?在他的內心,他只是想再一次拿起手中的刀,趁著自己還未完全衰老之前,再來一場酣暢淋漓的戰斗。
科比是刀。刀懸于廳堂,無異于廢鐵;刀若想發光,必須要飲血。
它已沉寂了太久。
他終于等到了對手。
詹姆斯。
那時的詹姆斯,已經強到有點手癢。
當然,詹姆斯一直都很強。我們都知道,他從小就天賦異稟,他自己也不可能不知道。早在高三的時候外面媒體就言論滿天飛,紛紛稱他是未來有望超越喬丹的人。當你這么有天賦,你很難不年少輕狂,你很難不肆意妄為。
比如,詹姆斯曾在高中時被禁賽幾場,期間球隊勝少負多,而他回歸之后球隊立刻一路全勝奪冠;比如,詹姆斯曾在一場高中比賽里在阿里扎的頭上砍下50+,原因只不過是因為對方母親說他徒有虛名,只不過是因為他自己一時興起,只不過是因為他可以輕輕松松地做到這件事;再比如,詹姆斯高中時面對全美直播就已經能淡定自若,見到奧尼爾等成名巨星也不至于欣喜若狂,甚至在自己的后背紋身“天之驕子/天選之人”——并且全國人民都覺得這個紋身理所當然。
他太強了。問題只在于:他究竟有多強?
毫無懸念跳過大學進入NBA之后,詹姆斯依然一路高歌:第一場比賽就拿下25分,第一年最佳新秀,第二年場均27+7+7,第三年進季后賽,第一場季后賽30+三雙,第一輪系列賽就有絕殺,次年東決天王山包辦最后25分打進總決賽,第五年得分王,搶七40+,第六年戰績聯盟第一,拿下MVP,東決狂轟場均38+8+8打出歷史第一的PER……以及即使在當時我們也都清楚,騎士的陣容實力是什么樣的,詹姆斯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做到這一切的。
詹姆斯在另一個角度上面臨著和科比相似的問題:要如何面對一天又一天相同的生活?這一切都太順利了,天賦碾壓了一切。
于是我們見到,詹姆斯和他的球隊開始玩很多花樣:賽前搞出了一個假拍照的活動、賽中玩出了花式慶祝的噱頭、賽后弄出了各種慶祝晚餐的儀式……他們一邊圍著篝火跳舞,一邊輕描淡寫地拿下聯盟第一的戰績。這有點像今年的字母哥和雄鹿,贏球已經稀松平常不夠刺激,他們需要在順手贏球之余找一點其它的樂子。唯一和今年雄鹿不同的是,當世公認,彼時的詹姆斯遠遠強于現在的字母哥。
而對于高中時就已經能拒絕百萬美金支票的詹姆斯來說,這樣的樂子顯然也不夠味。作為天之驕子,詹姆斯深知自己的天賦是歷史罕有的,他能感受到自己還沒有完全發揮出自己的潛力,他知道上天在自己身上所寄予的期望不僅僅是和隊友一起嬉笑作樂而已。
天有多高,只有刺破流云才知道;海有多深,只有劃破波濤才知道。
自己有多強,只有贏過最強的對手才知道。
科比。
23vs24。
一個是悟了道的宗師,一個是不世出的天才。
對于他們兩個人自己來說,這場對決未必有那么多花哨的噱頭,不過是一個宗師想再一次感受巔峰戰斗的美妙,不過是一個天才想試一次揮灑自己天賦的盡頭,不過是一場“平平常常”的戰斗。
但是,他們是無可爭議的聯盟最強者,他們是無可置疑的喬丹之后最偉大的球員,他們的戰斗是無可辯駁的多少年間最高籃球水平的對抗,他們之間每一次“平平常常”的對決都位列紫禁之巔。
畢竟,那可是科比vs詹姆斯!
而且,這場對決不止在于他們兩個人。就像兩個掌門對決的背后有雙方整個門派的期望,科比與詹姆斯的背后,是整個籃球世界的分野。
一些人相信努力,一些人相信天賦;一些人相信過去的實在,一些人相信未來的可能;一些人相信個人英雄主義,一些人相信團隊精神至上;一些人相信籃球終究是關于人的運動,一些人相信數據分析是無可爭議的科學……
這一切都寄托于科比與詹姆斯的對決。
一旦二人分出勝負,整個權力版圖都將發生劇變,整個籃球世界都將為之震動,整個籃球評價體系都將隨之變革。
這就是科比vs詹姆斯。
多少年前,我們也曾見過一些頂級對決,比如奧尼爾對陣鄧肯,兩個超級球星也曾殺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多少年后,我們也有幸見到了一些偉大的戰斗,比如2016年的總決賽,堪稱史上最偉大的總決賽,73勝球隊折戟、首次1-3翻盤、昔日天才完成了一連串的神跡。
只是,他們都不是科比,它們都不是科比vs詹姆斯。
你知道的,奧尼爾和鄧肯固然偉大,但他們的位置和打法注定了他們的戰斗沒有那么華麗,他們沒有那么高的世界影響力——和那兩位相比的話;你知道的,2016年總決賽固然偉大,但庫里成名還太短暫了,他還沒有經歷過十年淬煉,他還不是一代霸王,他還無法理解站在他對面的那個人經歷過多少出生入死?;蛟S,杜蘭特曾經是最接近那個層面的球員,天賦異稟迅速崛起,一路收割得分王和MVP,繼承了“得分手vs組織者”的宿命,一點一點接近著挑戰詹姆斯的位置,只可惜,終究差了一點。
你知道的,他們都不是科比與詹姆斯,他們終究不是科比與詹姆斯,他們的對決也不會是科比與詹姆斯。
科比vs詹姆斯,那場對決必定將名垂青史。
只是,它終究沒有上演——也再也不會上演了。
沒有人會比他們兩個人自己更加遺憾。
宗師終究沒有等來那個天才,只能在寂寞中漸漸衰老,把自己的喋血消融在了球隊里;那個天才也終究沒有找到宗師,只能揮舞著自己的刀劍虛無縹緲地砍向那個芝加哥幻影。
后來,科比老了,退役了。
后來,詹姆斯逐漸成為了那個悟了道的宗師。
再后來,詹姆斯也要老了。
那個時代,就要過去了。23vs24,那個時代最大的“如果”,可能也要被漸漸遺忘了。
如今,詹姆斯在聯盟已是聲名赫赫,他的功績與偉大已經是無可置疑,他已經享受著所有的榮耀與歡呼,后輩們都會向他獻禮致意,而且,詹姆斯依然是聯盟頂尖的球員,依然在帶領球隊奮力沖擊總冠軍,他擁有著可以希求的一切,只是他或許也會感受到昔日科比的感受:榮耀之余,有一些落寞。
詹姆斯曾經說,上賽季在湖人,他不知該如何和隊友相處,彼此之間代溝太深了,隊友們都年紀太小了。放眼整個聯盟,曾和詹姆斯度過相同歲月的人,大抵只剩下了他的兩個兄弟,以及老頑童卡特。其他人,甚至大多都是看著詹姆斯南征北戰而長大的。
數年之后,當詹姆斯終于走完自己的旅程時,籃球世界里會有東契奇這樣的人戴著他的草帽、背負著他的期望、繼承著他的意志,繼續他們的航程。
只是不會再有與他旗鼓相當的對手了。
到了那時,勝利、榮譽、地位,都將變得不再重要,都將變成又一抹過眼云煙,他的經歷都將變成與他無關傳說。詹姆斯是否超越了科比,又有什么關系,23vs24,也終究該被遺忘。
到了那時,詹姆斯只是想帶著一壺酒尋訪一片櫻花樹,找一個人與他青梅煮酒、與他談笑風生、與他把酒話當年、與他再抽出刀劍每一招每一式追憶豪情歲月十年荏苒。
他知道的,在那片櫻花樹下,是科比在等他。
(作者:S-Lucifer)
本文來自:NBA官網 加載中... 視頻 直播 美圖 博客 看點 政務 搞笑 八卦 情感 旅游 佛學 眾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