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警惕!互聯網春節偷襲戰 來源:億邦動力網
春節不打烊,這句話對于互聯網公司來說,顯得尤為重要。
春節七天長假,對于普通人來說,是闔家團圓好日子。但在互聯網大佬眼里,卻是突出重圍、改變戰局的逆襲機遇。
春節期間,馬化騰可以祭出QQ醫生直擊周鴻祎腹部,并且上線微信紅包,搶占移動支付市場,挑戰馬云王牌業務。
還是春節期間,姚晨騎著驢帶來了趕集網,嚇壞了58同城的姚勁波,前后花了5個億反攻才保住江湖地位。
同樣也是在春節期間,滴滴程維和快的呂傳偉之間來了場世紀“燒錢”大作戰。背后陪跑的馬化騰和阿里不甘示后,在移動支付領域大打出手。
于是,有不少互聯網人發出感慨:互聯網人的春節不是節,是搞死對手的天賜良機。
1
2010年的春節,對于已經忙碌了一整年的周鴻祎來說,本應該是放松的最佳時機。卻因為他重要戰友齊向東打來的一個電話,讓他不得不放棄海南的日光浴,直奔回北京。
這個電話大致的內容就是,騰訊開始在PC端捆綁推廣QQ醫生了,而這款被騰訊自詡為保衛QQ信息安全的軟件,實際上是一款可以殺毒的網絡安全應用,其功能和360安全衛士有很高的相似度和重合度。
這個消息足以讓周鴻祎提起十分的精神去應對騰訊。他曾經想過這個可怕的事情,但沒想到這件事會來的這么快,還是在這樣一個應該輕松美滿的假期期間。
對于馬化騰來說,在春節提前捆綁QQ醫生這一步棋,只是按部就班走進他早已布好的棋局之中。
前一年,QQ用戶在PC端的占有率增速嚴重放緩,而那個時候,移動手機還并未普及,2G、3G的網絡根本無法帶動手機QQ的快速增長,并且舊版本的QQ在使用過程中也會產生大量的電腦垃圾,導致電腦卡頓,用戶體驗并不好。
同時,騰訊在各個領域瘋狂的“模仿式創新”,其實是來自于沒有找到下一個戰略增長點的極度焦慮。而BAT已經占據了搜索、電商和社交三大風口,中國互聯網第一波格局已經瓜分完畢。
騰訊和360在表面上業務交集不多,但是騰訊和QQ的業主主要還是客戶端應用板塊,除了社交應用外,馬化騰想占領網絡游戲、新聞門戶、電子郵件、影音的雄心也逐漸顯露出來。而安全業務幾乎是唯一一個同樣具備全民剛需屬性的應用。
在這樣的背景下,馬化騰終于亮出進攻安全應用的利劍——QQ醫生。而春節這段時間,是所有人都最為放松的一段時間,也是他最好一招制敵的時期。
但是在360安全衛士在安全市場的占有率已經高達80%-90%,這一次偷襲該怎么打,對于馬化騰來說,是一個嚴峻的問題。
終于,在馬化騰團隊冥思苦想下,決定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打法,單方面宣布和周鴻祎的360殺毒軟件開戰。
周鴻祎立刻從海南飛回北京,緊急召集360的高管團隊,甚至在國外休假的高管也被迫折回北京。
馬化騰在春節發動的偷襲戰,可謂是打的周鴻祎措手不及。被捆綁的QQ醫生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一舉拿下二三線城市的市場。
其實早在前一年的12月,騰訊就推出了QQ醫生,并且在推出的QQ醫生3.2版中,增加了系統保護和殺毒功能,還捆綁了諾頓半年免費特權。
接下來幾個月,QQ醫生進一步升級為QQ電腦管家,偷襲360的行動從暗到明,很快拿下了互聯網近半數用戶。
至于后來雙方產品爭奪乃至上升到著名的3Q大戰,此乃后話。
這段時間,周鴻祎和馬化騰沒有少過明爭暗斗。雙方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各執一詞。在手段上,也是無所不用其極。并且隨后爆發著名的3Q大戰,此乃后話。
2
十年前的中國,中國微小企業大概有5300萬家,而在這些微小企業眼中,互聯網還時高高在上不可觸摸的頂點。此時,有一個人看到了里面的商機,通過一個平臺,把這微小企業拉進了互聯網的格局之中。
這個人就是姚勁波,而這個平臺就是58同城。
2010年,58同城的營業額達到了1100萬美元,在這家公司成為全球分類信息第一平臺的路上,僅剩下唯一的對手——趕集網。
而58同城的流量、日活均在趕集網之上,在這樣好的態勢下,姚勁波也可能只是想好好過個年,卻沒想到趕集網看中的就是春節的超級流量。
兩虎相爭,必有重傷,并且還有一只老虎早就提前做好了準備。
趕集網是什么時候籌備好了一切就等著春節來臨,無從知曉。但從來后的態勢來看,趕集網的萬全之備確實殺得58同城措手不及。
就在姚勁波在湖南老家過年的這段期間,趕集網強勢入駐央視和各大衛視黃金檔廣告。此外還在公交地鐵上線了廣告。
微博女王姚晨咧著大嘴騎著驢,哼著人盡皆知的《小毛驢》,結尾大喊“趕集網,啥都有”4億的廣告費,成功洗腦了一波58同城的用戶。
能成功給人洗腦的廣告收益是快速且直觀的,從姚晨“騎驢”的第一天起,趕集網的日活躍用戶數量從此前的200萬,趕超58同城,直奔沖500萬日活量,實力收割一波58同城的用戶。
趕集網的廣告帶來的效益是姚勁波沒有預料到的。
當姚勁波意識到趕集網洗腦廣告給58同城帶來的威脅之后,不甘落后的他也發起了新一輪的廣告轟炸,地鐵公交移動電視等平臺一個不落,用兩倍的價格請出楊冪深情吶喊“這是一個神奇的網站,58同城……”
春節廣告大戰最激烈的時候,兩家打得不可開交,一天要燒掉上千萬元的廣告費。
在這之后,姚勁波曾稱贊趕集網的電視廣告,表示這是互聯網行業大規模借助電視視頻媒體推廣的一次創舉,其推廣無疑促進了整個生活信息行業的發展,廣告是相當有用的。當然,姚勁波事后也總結了這一次的春節廣告大戰是58同城“千萬美金的教訓”
據58副總裁陳曉華透露,因為58同城錯失了先機,前后不得不花了5億元進行反攻。
如果說姚勁波沒有在第一時間跟進趕集網的廣告大戰,或許就不是58同城并購趕集網了,又或許楊浩涌現在也不會出來賣二手車了。
3
滴滴在西伯利亞那場大雪的洗禮下,迅速成長。
2012年11月3日,大雪彌漫了整個北京城,外出的人因等不到出租車開始煩悶起來,電光火石之間想起了還有滴滴這樣一種打車軟件,就試用了一下,結果很快就打到了車。
事后程維回憶起來說,“其實我想想就后怕的,你看2013年、2014年的雪下的那么少。如果沒有2012年的大雪,我也不敢想(滴滴結果會怎么樣)?!?/p>
程維這個冬天過的很是快活。
在北方市場和搖搖招車、百米出租車之間剛打完兩場稍顯勝勢的滴滴,更想乘勝追擊,翻過黃河,直搗上海。
在入攻上海前,程維給手下悍將張博下達死命令:“拿不下上海,就別回北京?!?/p>
雖然已經有了進攻上海的計劃,但在上海成功站穩腳跟的滴滴,直接的對手就是快的。
一山不容二虎,終究需要一戰。只是這一戰,缺少一個契機。
2014年的春節,成了滴滴偷襲快的最佳時刻。春節可以成就神話,也可以沒落神話,這一點在程維心中始終堅定不移。
2014年1月10日,滴滴打車推出乘客免10元、司機獎10元的策略。10天后,滴滴當時最大的對手快的推出同樣補貼。
這個新年的中國人民似乎一下子奔向了小康,只要出門就打車,反正不用自己掏錢。
2月17日,快的打車宣布乘客返現11元,司機獎11元,并宣稱永遠會比競爭對手多1塊錢。2月18日,滴滴打車宣布乘客返現12元,當天,快遞打車宣布乘客返現13元。
這就像小孩子之間比身高,一定要比身邊的人高出一截一樣。當然,這場鬧劇最大的收益者卻是高高興興拿著手機打車的老百姓。
這場“燒錢”大戰看似是由滴滴和快的發起的,實則背后是馬云和馬化騰之間的戰爭,快的滴滴背后的小額支付市場,是馬云和馬化騰眼中的一塊鮮美的蛋糕,誰能拿下,誰就能在移動支付領域取得優先話語權。
所以,當快的拿到了阿里的大筆融資之后,滴滴則迅速找到了騰訊這座大靠山。
馬化騰大筆一揮,滴滴到賬幾千萬,快的著急拉上阿里,跟進補貼大戰。不到一周的時間,滴滴燒沒了一個億,快的這邊也是元氣大傷。
這場鬧劇最終還是滴滴采用了乘客隨機免6-15元的補貼進而宣告結束。
據公開消息稱,截止5月17日,滴滴補貼費用超過14億,快的補貼費用也超過10億元。但是滴滴和快的用24億換回了用戶和出租車司機使用打車軟件的習慣,這一點就足以讓阿里和騰訊心甘情愿掏錢來戰。
春節這一戰,雖然滴滴和快的看似兩敗俱傷,但是在市場份額上,他們分別由此前的41%、39.2%一躍到51.6%和45.3%,兩者份額達97%。自此,中國網約車市場再無可以與之抗衡的公司。
直到2015年快的滴滴合并,中國網約車市場再不會看到春節“燒錢”大戰那樣的盛況了,不過這都是后話了。至少這一次,說滴滴和快的大獲全勝也不為過。
4
滴滴和快的的那場大戰,隨著背后大佬逐漸浮出水面,滴滴帶來的小額支付是騰訊反超支付寶的一個重要機會。
而這個機會,隨著滴滴和快的大戰,日漸明晰。阿里和騰訊在移動支付上,似乎也到了一爭高低的地步。
有自媒體人曾寫到,阿里和騰訊,本來業務是錯位發展,井水不犯河水。但是,阿里有支付寶,而騰訊當時沒有支付平臺。騰訊有微信,而阿里沒有新的超級流量入口。
騰訊沒有支付平臺,這一點在馬化騰心中始終是一道坎。而此次春節偷襲馬云老巢的行動,在馬化騰心中已經醞釀了許久。
于是,在2014年的春節,當馬云還在澳大利亞享受春節假期時,馬化騰決定上線微信紅包。
支付寶此前不是沒有過紅包的玩法,但相比于支付寶,微信紅包加入了“搶”這個動作,具有游戲性、娛樂性,也比支付寶的討要性更具人性化。
同時,伴隨著微信強大的熟人社交場景,微信紅包從上線的那一天開始便受到了廣大群眾的歡迎。
從除夕到初八,微信紅包吸引超過800萬用戶,這個800萬用戶,直接推動了微信紅包搖身一變成為全民的狂歡場。
“微信紅包一夜干完了支付寶花了10年干完的事情”一時間流言四起。
馬云也不得不提前結束春節假期,迎戰微信此次的“珍珠港偷襲”。但是春節的龐大流量是支付寶無法預估的,以至于在這次春節之后,支付寶只能和微信支付在移動支付市場中平分秋色。
馬化騰這一次春節偷襲,實在是互聯網史上一次奇跡般的勝利。至此之后,相信馬云每一次春節都不敢輕松如意的和家人們享受生活了,畢竟在某個春節難保不會有下一個馬化騰出現。
或許馬化騰這一次的成功偷襲給王興一個新的思路,春節偷襲,應該是干掉對手的最佳手段。
“要么牛逼,要么滾蛋”的王興,帶著他一手呵護長大的美團,在春節期間給了李彥宏的百度外賣致命一擊。
美團在2013年第二季度就開始了嘗試外賣業務,到11月份正式上線,發展迅猛。之前雖然也有餓了么提前進軍外賣市場,但相比于已經成熟的餓了么這個勁敵來說,2014年中旬上線的百度外賣這只小螞蚱還是更容易對付一些。
據媒體報道,在2015年第三季度,百度外賣還是呈現蒸蒸向上的趨勢,北京的訂單量是美團的10倍,在第四季度,百度外賣還是呈現上升趨勢。
李彥宏本來做的好好的搜索引擎,非得過來搶王興一波食,這怎么能讓王興如何能忍?
但此刻的王興,還在按捺住性子,在等一個契機。大不了就是像滴滴快滴一樣,齊頭并進。要么就是像馬化騰一樣,讓馬云后悔過年度假。當然,在王興心目中,肯定是有了一個明確的目標。
2016年春節,百度外賣拿著日益增長的好成績向李彥宏申請春節假期,騎手可以回家過個好年,這本來是一件好事。但是誰曾想到,美團在春節之后立刻開始大肆招聘騎手。
這一下打的李彥宏措手不及。百度騎手還在其樂融融享受春節假期的時候,美團的小黃人已經開始在全國各地發力。
雖然這一次偷襲沒有像馬化騰那樣成功,但后來百度外賣的消失,美團外賣和餓了么兩虎相爭的局面,與這一偷襲或多或少有所牽連。
5
互聯網春節偷襲戰自此靠一段落了。前有馬化騰楊浩涌,后有程維王興,每一次偷襲戰都尤為經典,并且每一次都足以改變互聯網格局。
春節除了大批次的人員遷徙外,也是互聯網公司流量爆發的最佳時期。隨著中國互聯網日益強大,春節的年味也從“拜跑年”轉戰視頻拜年、紅包拜年。
互聯網逐漸改變了中國人過春節的方式,春節也同樣給回饋給互聯網一個迅速成長的機會。春節帶來的龐大流量可以成就一家互聯網公司,也可以讓一家公司沒落到塵埃。
而這樣的流量大戰,在任何一個互聯網人的眼中,都是自我突破的黃金階段,也是搞死對手的最佳契機。
春節不打烊,對于互聯網公司來說顯得尤為重要。畢竟,誰知道會不會有對手在春節出其不意,攻城略池,一戰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