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四川邵子村:為了年夜飯,老人們一個月前就開始忙活
新京報訊(記者 王紀辛)廣東人王玉平一年里最期待的事,就是和丈夫竇先生回到四川眉山市青神縣,這里是竇先生的老家。“今年過年和以前不同,長輩帶我們回到他們出生的村子,眉山市東坡區邵子村,今天(1月24日)年三十,我們一家人在這里和竇氏家族一起過年。”王玉平告訴新京報記者,“為了這餐年夜飯,老人們一個月前就開始忙活了。”
家人圍在一起吃團圓飯好熱鬧。王玉平 攝
記者注意到,邵子村所在的東坡區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邊緣,岷江中游。東坡區古稱眉州,早在1000多年前就是州、郡治所。蘇東坡曾在這塊土地上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因此,這里也被稱為“東坡初戀地”。
據介紹,東坡區是中國泡菜之鄉、中國黃金蜜柚之鄉、中國晚熟柑桔之鄉,是全國糧食生產大縣、蔬菜產業重點縣、種子生產基地縣、優質藺草生產大縣、中國水稻制種大縣、中國生豬生產大縣,是四川省縣域經濟發展模范縣。
老人們正在燒火做飯。王玉平 攝
邵子村推行飼養生豬、糞養李樹、殘渣還田的良性循環生態鏈,實現“以種定養,種養循環”的生態產業模式。2019年底,邵子村村民高興地拿到了土地分紅錢。記者了解到,邵子村農戶通過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公司,經過2019年一年,農戶的收入由原先的680元一畝的承包費漲到了“保底+分紅”的近900元,村級集體經濟增收達43000多元。
王玉平告訴記者,“公公的家鄉我也是第一次來,看得出來,老人非常開心,帶著我們到處走,這次回來,見到老朋友有拉不完的家常。”
親朋們嘮家常。王玉平 攝
為了家人團聚,竇家長輩一個月前就開始忙活,制作了四川特有的臘肉,品種之多遠超王玉平的想象。
各種臘味。王玉平 攝
“除了臘雞、臘鴨、臘腸,餐桌上的豌豆尖都是才從地里采回來的,清炒一下就是美味。”“豆花也是自己做的。”“這里的食材非常新鮮,長輩們按照傳統方式做的飯菜,味道里多了一份溫暖。”
豌豆尖都是才從地里采回來的。王玉平 攝
新京報記者 王紀辛
編輯 唐崢 校對 李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