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嘉興1月24日電(記者 施紫楠)“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在辭舊迎新、闔家團圓的日子里,總有著這么一群人仍然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對于他們來說,“過年”意味著割舍和奉獻。
24日,農歷大年三十,浙江省桐鄉市第一人民醫院的血液透析科室里,依然緊張而忙碌。上午十點,血透護士鄭高敏開始給血透病人下機。
“80后”護士夫妻攜手為生命護航 受訪者提供 攝護士是病情觀察的前沿哨兵,只要一工作,鄭高敏便會全神投入。他常說作為護士,最大的心愿就是病人重獲健康。今年已經是鄭高敏堅守崗位的第6年,自從做了這份工作后,他對過年怎么上班已經不那么在乎了。
“血透患者基本沒有腎臟功能,只能依靠兩三天一次的血液透析來維持生命。”鄭高敏說,既然選擇了這份職業,就要對這群信任我們的患者負責,“我們的工作就是為延續生命而存在的。”
前兩年除夕,鄭高敏都是在下班后趕到鄉下父母家匆匆吃頓年夜飯,然后又馬不停蹄開車回到桐鄉市區,因為第二天還要繼續上班。
鄭高敏笑稱,每年這個時候,他總能看到一年當中最冷清的320國道。
護理工作的辛勞,被鄭高敏云淡風輕地提過,在他全身心投入到工作當中的背后,是整個家庭的理解和支持。
鄭高敏的妻子滕瑩同樣是桐鄉市第一人民醫院的一名護士,身處ICU科室,面對著全院病情最危重、救治程度最緊急的病人,滕瑩更能體會丈夫的感受。
“因為是同行,我們會相互理解。”滕瑩說,雖然在同一個醫院,但因為科室不同,夫妻倆連平時的相見都成了“難題”,“我上班時他還在熟睡,等我回家他已經去上班了。”
今年春節,鄭高敏和滕瑩還是選擇了在彼此的工作崗位上度過。3歲的孩子在家由外婆照顧。
“有時候看著別人家的孩子在春節期間都和爸爸媽媽一起出去玩,心里也挺難受的。”滕瑩說,“但是我們的工作就是治病救人,別人越是停下休息,我們越是要往前沖。”
下午兩點,偌大的血液透析科室安靜得只能聽到忙碌的醫生和護士鞋底摩擦地面的聲音。鄭高敏“招呼”完最后一名病人,終于有空喝了杯水。
“年初六我們特地調休了一天,帶孩子出去走走親戚散散心。”提到孩子,鄭高敏的臉上也露出了一絲歉疚:“只要有空,我們都會盡量去陪伴孩子。”
時針轉動,窗外燈火亮起,萬戶闔家團圓。而一群白衣戰士還在急診室、病房里爭分奪秒地忙碌著,為市民健康保駕護航。簡單的一句“習慣了”,成為他們對這份工作最堅定的詮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