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創板上市公司三達膜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19年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7,415.07萬元左右,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9,282.9萬元左右,同比增加51.20%左右。
業績預增主要由于公司子公司四平三達凈水有限公司提前終止四平市污水處理廠特許經營權協議的非經常性損益事項增加所致,此項增加公司凈利潤約6825萬元。
三達膜于2019年11月15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自上市以來股價累計上漲近20%。這是陜西省內的第三家科創板上市公司,也是延安第一家直接IPO的A股上市公司。
01
三達膜的前世今生
三達膜上市,離不開三達膜創始人藍偉光。
藍偉光出生于福建省龍巖市,早年以福建省高考化學第二名的成績考入廈門大學化學系,畢業后曾到集美大學執教,后拿到全額獎學金赴新加坡國立大學留學獲得博士學位。
還在新加坡讀博期間,藍偉光就開展產學研合作,開發了用膜凈化污廢水、實現水循環利用的工藝,這是新加坡名聞天下的新生水技術的緣起,也是全球范圍內最早通過膜技術把污廢水凈化成為可以飲用的水的成功案例。因為這一科技創新,藍偉光被新加坡主流媒體譽為水資源的膜法師。今年國慶,中國政府在新加坡邀請了兩名華人科學家出席閱兵觀禮,藍偉光成為其中之一,從中可見藍偉光在新加坡科技界的地位與影響力。
與很多學成歸國的專家教授一直在高校或科研院所打轉的路徑不同,藍偉光是在新加坡知名的膜法水處理公司擔任技術總監數年后,才于1996年應邀回到當時的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材料系任教(材料系后獨立升格為廈門大學材料學院)。顯然,藍偉光與眾不同的經歷暨其在新加坡企業界的工作實踐讓他對產學研合作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藍偉光回國的初衷是想利用自己的所學專長,依靠大學實驗室的平臺,硏發新的膜生產工藝,為國外的合作伙伴提供技術支撐。回母校廈門大學任教之后,藍偉光發現膜技術在國內有更廣闊的市場前景與更大的應用空間。注意到這個市場需求之后,藍偉光意識到,為中國用戶開發膜應用工藝,比為外國膜公司研發膜生產工藝更有價值。
由此,藍偉光創辦了三達膜,它是廈門火炬高新區注冊成立的第一家留學生企業,也是入駐廈門高新技術創業中心的第一家企業。
02
三達膜的成長歷程
早期三達膜的定位是致力開發膜應用工藝,藍偉光把它稱之為膜軟件,而把國外公司售賣的膜設備則比喻成膜硬件。軟硬結合就形成了膜應用解決方案。創立初期的三達膜因此成為國外膜設備供應商與國內膜應用企業之間溝通的橋梁。
由此,三達膜成為我國最早從事膜軟件開發的企業和最早將國外先進膜技術引入國內并進行大規模工業化應用的企業之一。
彼時的中國醫藥化工生產企業對于膜應用概念還很模糊,但他們都明白,因為沒有應用膜技術,導致他們的產品收率低、資源消耗高,質量與國外對標同行企業的產品相比有明顯差異。
當時明白其中道理的國內企業,花了很多錢,從國外進口昂貴的膜設備,到頭來卻成了擺設。因為正如電腦,必須具備硬件和軟件,才能正常運轉和使用。膜設備只是硬件,沒有膜軟件同樣發揮不了作用。
當時,供給側所賣的是標準的膜設備,而需求端所要的是膜應用解決方案,后者的關健是要先開發與用戶生產過程相結合的膜軟件,但膜設備生產商無法提供,用戶自身又不知道怎么開發。國內企業對膜技術應用的一知半解,給了藍偉光的三達膜生存與發展的空間。
三達膜針對工業生產企業的具體應用,對癥下藥、量身定做的膜軟件與國外進口的膜硬件相結合,形成了中國工業生產企業所需的膜應用解決方案,既提高了用戶的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又減少了資源消耗與廢水排放,為三達膜在過程工業領域創下了良好的口碑。
隨后,三達膜開創了許多前所未有的基于膜技術應用的工業料液分離提純解決方案,并促成了三達膜于2003年6月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成為大陸第一家登陸新加坡主板的民營企業,藍偉光因此首次登陸福布斯富豪榜,被稱為“廈門首富”。
上市以后的三達膜,在膜軟件開發與膜材料制備領域積累了許多專利技術與專有訣竊。春江水暖鴨先知,知名的私募基金鼎暉投資率先發現了三達膜的投資價值,成功說服藍偉光把三達膜從新加坡交易所私有化。
03
三達膜來到延安
鼎暉介入重組后的三達膜,把“致力成為全球領先的膜技術開發與應用企業”作為公司的愿景,以“依靠核心技術、構筑應用平臺、提供解決方案”作為公司的使命,把價值觀定義為“與員工、投資人、合作伙伴攜手共進、分享成果、共同成長”。
隨后,三達膜著手拓寬產業鏈,以膜軟件開發為核心,下游延伸到膜應用領域,上游拓展到膜材料制備,從而打造一家涵蓋“膜材料-膜組件-膜軟件-膜設備-膜系統-膜應用”全產業鏈的科創型企業,為實現“中國制造2025”的目標與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貢獻力量。
說來有趣,1940年,廈門大學校主陳嘉庚,從新加坡起航,帶領南洋華僑回國慰勞視察團來到延安,在這里看到了“中國的希望”。在廈門大學建校將近百年之際,身為廈門大學新加坡校友會會長的藍偉光,則以科學家、企業家和投資人的身份來到了延安。
藍偉光帶領他的三達膜來到延安,起初是向延安市的有關部門介紹新加坡水資源開發與利用方面的經驗及其對陜北缺水地區的借鑒意義。然而,現場的考察與參訪,讓他萌生了在延安打造膜產業鏈、構筑膜生態圈的想法。如此,既可以解決延安的水資源問題,又可以為革命圣地創造一個全新的產業。他的構想受到了中共延安巿委、市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視,目前雙方正在認真探討實施方案。
藍偉光說,當年廈門大學校主陳嘉庚喊出了“中國的希望在延安”的口號,未來希望有人說“中國水循環與利用的樣板在延安”。
04
三達膜蓄勢騰飛
三達膜之所以選擇在科創板上市,原因有三:
一是科創板歡迎高端裝備制造企業:而三達膜軟硬結合而成的膜系統是當之無愧的高端裝備;
二是科創板強調節能環保:三達膜所從事的膜技術應用與其密切相關;
三是科創板重視新材料:三達膜研制了一系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無機非金屬膜材料與高性能復合膜材料,用以取代國外進口,市場前景廣闊。
科創板上市之后,三達膜將把募投資金用于如下四個方面:
(1)納濾芯材料與凈水器的生產。旨在取代目前市場需求巨大但倍受學術界質疑的反滲透凈水設備,在保留水中天然存在的有益礦物質的前提下去除化學微污染,以保障公眾的飲水安全與健康。
(2)納米過濾膜材料的制備與成套設備制造。旨在降低膜法水處理設備的投資與運行成本、提高三達膜在市政污水處理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吸引更多的市政管理部門與污水處理企業用三達膜的技術升級改造傳統的污水處理廠,以符合日益趨嚴的環保排放標準;
(3)特種分離膜及其成套設備的制備與生產。旨在把三達膜的技術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將三達膜已經研發成功的高性能分離膜制備技術付諸工業化生產、制造成套設備,以降低用戶成本,拓寬應用范圍、擴大市場空間。
(4)膜材料與技術研發中心建設。旨在強化三達膜與眾不同的研發思路,把市場的難題作為科研的課題,逆向思維、目標導向,開發更多的膜軟件與膜材料,為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源泉與動力。
世界并不缺水,缺的是水循環的意識與水利用的方法。如今,水循環利用已經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與重視,意味著膜技術必將大有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