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23日電 題:當春運遇上科技:刷證刷臉成標配 機器人成“后勤隊”
作者 夏賓
早早趕到機場就怕排隊安檢的隊伍太長,坐在火車上跟家人報平安就怕網絡時好時壞……過去春運時常出現的場景,在2020年越來越少。遇上科技,春運正發生變化。
電子票全面推行 刷證刷臉漸成標配
中新社記者在今年春運首日(1月10日)來到大興國際機場體驗了一次“極速”登機:從機場線出站到坐上飛機僅用18分鐘。
大興國際機場的“一證通關+人臉識別”乘機服務,實現旅客全流程自助乘機。在整個登機過程中,記者沒有取紙質機票也沒有出示電子機票,只是刷身份證和刷臉。
上述舉措大大縮短了排隊時間,提高了檢票效率。大興國際機場的春運確實有科技感。
鐵路同樣緊跟潮流。“今年所有的高鐵客專線路全部實施了電子客票。”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南站新聞發言人梁兆鈺介紹,電子客票省去了排隊購票的時間,無需取票,可通過閘機自助驗檢,線上線下互通辦理退票或改簽,不再擔心車票丟失、掛失補票,不再擔心買到假票。
截至1月21日,已有1020個車站開通了電子客票業務,基本覆蓋高鐵和城際鐵路。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首席研究員、12306技術部主任單杏花稱,在便利旅客的同時,電子客票檢票通行耗時縮短三分之一,為將來優化始發停站時間奠定了基礎。
首個5G春運到來 體驗流暢網絡
擁有5G信號覆蓋的廣深港高鐵正式投入2020年春運,首個5G春運正式到來。
今年春運,作為中國動車組開行密度最大、運營最繁忙的高鐵干線之一的廣深港高鐵,成為了全球首條享有5G網絡的高鐵。
據悉,廣深港高鐵的5G覆蓋共有鐵路沿線、隧道及車站三組應用場景,其中,鐵路沿線規劃建設超過300個5G信號基站,下載速度峰值可超過1Gbps。
有了5G網絡的覆蓋,即便在人群密集的火車站里,也不會再出現沒信號、連不上網的現象。而在列車高速行駛的過程中,5G用戶也能輕松獲得流暢的網絡體驗。
為列車“體檢” 機器人加入春運“護航”
京張高鐵剛一開通,就迎來了自己的首次春運。作為世界上首條時速達350公里的智能高鐵,京張高鐵擁有更特別的“后勤隊”。
北京動車段北京北動車所值班所長兼技術組組長上官亞飛表示,北京鐵路引進的首臺國產車底檢修機器人將通過數據建模,可實現機器人在車底按程序設定的路線行走,為列車“體檢”,并及時反饋毫米級指標值。
“有時僅憑肉眼無法實現的測量精度,機器人卻能立即察覺預警,且不會漏檢漏修。”上官亞飛說,以往至少要兩人同時巡檢,但未來使用車底檢修機器人后僅需一個人、一臺機器便可完成。
而在上海虹橋動車運用所,智能檢測機器人也能對動車組列車底部進行“體檢”。
據介紹,該套系統采用雙3D圖像識別,可實現動車組相關零部件外觀故障的全自動檢測和報警,一級檢修點覆蓋率達90%以上,碳滑板磨耗、閘片厚度測量精度達0.5mm。作業效率則接近人工檢車的3倍,平時需要4個工作人員花90分鐘才能檢測完的16節編組動車組,現在1小時不到就能完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