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一學校發通知稱要收300元午休管理費,引發家長不滿。有家長認為,孩子趴課桌午休,沒有床位還收錢不合理。校方回應,收費因為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午休,增加了老師工作量及其他服務費用。龍崗區教育局回應,已聯系學校,取消了該收費項目(12月29日《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
“孩子中午在教室趴桌子上歇一會兒,學校就要收費?”不少家長接到午休管理費通知就炸開了鍋,“亂收費”的評價聲也涌向學校。事實上,多方聽取聲音后,學生午休問題卻不僅僅是取消收費那么簡單。
首先要明確的是,這所學校的收費確實不合規。雖然是一所民辦學校,但義務教育階段的收費標準仍然要經過政府部門批準。根據國家發改委、教育部等部門制定的《民辦教育收費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對于學費和住宿費之外的收費,民辦學校為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提供方便而代收代管的費用,應遵循“學生自愿,據實收取,及時結算,定期公布”的原則,不得與學費、住宿費一起收取。且深圳市已對午休費等學校服務性收費作出規定,明確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學生及家長自愿,二是學校提供一定的午休條件。而這所民辦學校既不提供床位,也不出具相關服務協議書,僅憑教師看護就試圖收取午休服務費,恐怕站不住腳。家長對收費的不理解,正是在于學校沒有提供相應的服務。
同時也要看到,現有的絕大多數學校并不具備提供床位的條件,就是說基本上學校是無法收取這筆管理費用。然而,學生在校午休卻已經是“剛需”,尤其是在大城市,家長工作繁忙且路途遙遠,中午兩三個小時接孩子午休再送去上學,很難實現。這個現實難題反而成了校外托管機構發展的良機,如今校園周邊的午休托管生意越發紅火,只不過校外托管市場良莠不齊,亂象頻生,也給學生安全造成不小的隱患。
按理說,學校才是學生午休地的最好選擇:熟悉的環境,安全的設施,老師的細致管理等等,這些天然優勢是校外機構無法比擬的。而且,盡管沒有明文規定學生午休時必須配備看護教師,但校方從安全角度考慮,一般會安排老師值守,不留下管理盲區。老師身上的擔子又重了一些。前些天,中辦、國辦印發《關于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的若干意見》,指出目前教師特別是中小學教師還存在負擔較重的問題,重申教師的天職是教書育人的理念,切實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眼下,老師在教書育人之外,要兼顧學生的生活各方面,甚至要犧牲午休時間完成看護工作。這樣的默默奉獻,理應獲得相應補貼。只是午休看管的補貼資金從哪里來,午休管理過程中承擔什么樣的責任,這些問題還隱藏在午休管理費收不收的爭論后,尚無答案。
所以,學校關心費用問題并非一定是“鉆錢眼兒里了”,也是從維持校園安全出發找的解題思路。只是沒午休條件就不能依法收費,還要指派人力看護學生,現實難題擺在很多學校面前。在此建議相關部門聚焦此問題,從規范學生午休安全管理的角度,一攬子解決相關人力物力及制度規范等事項,讓擁有共同目標的學校、老師和家長齊心共護學生安全。
張燦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