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距離3月26日的Air Max Day尚有一段時日,但作為每一年中SNEAKER領域中最為重要的“節日”,Air Max Day的臨近已經開始讓大家暢想Nike會在今年的Air Max系列中,為廣大消費者們帶來怎樣的驚喜了。在今天的欄目中,我們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今年Air Max Day的主角——Air Max 2090。
自從Nike在近兩年將Air Max從象征著最頂尖科技與極致減震性能的慢跑鞋系列,逐漸轉型為具有科技屬性,同時立足于生活化的潮流鞋款,Air Max Day的主打產品在定位上發生了較為明顯的變化。
從VaporMax被納入Nike Sportswear,再到Air Max 270和Air Max 720的先后推出,都不難看出Air Max系列如今的特質。
而在2020年,Air Max家族經典成員Air Max 90推出30周年之際,Nike自然不會放過這個重要契機——Air Max 2090,便是他們將Air Max 90以新時代的科技與設計,進行了重新的演繹。也正是因此,有關Air Max 2090的故事,我們還是要先從Air Max 90說起??
當時間跳轉回上世紀80年代末,面對即將面世的Air Max 90,Tinker Hatfield以及Nike創新項目負責人Dave Forland希望能夠進一步擴大氣墊的體積。
“讓氣墊更大是我們一直以來的工作重心,其實在Air Max 1和Air Max 90上,鞋子前掌也都采用了Air Sole氣墊。但這些氣墊都是封閉的,我們實現不了前掌氣墊的可視化,只能暫時選擇妥協?!?/p>
當時,著名的“鐵人三項賽”冠軍Mark Allen,是NikeAir Max90的正牌代言人
最終,雖然擴大的幅度并不大,但Air Max 90也算是實現了他們最初的目標,對于可視氣墊進行了提升,同時依靠極具特點的設計,Air Max 90很快便以科技跑鞋的身份在當時技驚四座,也在之后三十年中成為了潮流領域中最具代表性的復古跑鞋之一。
也正是在這三十年中,Nike除了多次以復刻的形式將Air Max 90原汁原味地重新帶回市面,也通過ReDesign、Hybrid等一系列設計手法,以Air Max 90為基礎,依靠它經典的設計元素,推出了其眾多衍生鞋款,正如今天的Air Max 2090,這里我們也不妨簡單回顧一下此前那些頗具代表性的“90家族”成員們??
Air Max 90 360(2006)
在所有Air Max 90的衍生鞋款中,最先廣為人知的要被追溯到2006年那場著名的“One Time Only”企劃。在那一年,Nike以顛覆性的Air Max 360重新演繹了大氣墊的獨特魅力,并且在Nike Sportswear產品線當中,設計師將充滿未來感的Air Max 360氣墊,以眾多Nike過往經典跑鞋為基礎,打造出一系列風格獨特的Hybrid鞋款。其中就包括了以Air Max 90鞋面,嫁接Air Max 360大底的Nike Air Max 90 360。
Air Max 90 Current(2008)
如果說Nike Air Max 90 360是展現了Nike以全新科技和歷史經典進行Hybrid的案例,那么2008年的Air Max 90 Current則可以看作為是Nike對于Air Max 90,乃至整個Air Max復古跑鞋在科技包容性上的探索。
當時極為流行的Free取代了傳統大底出現在它的前掌部位,這種將兩大科技陣營結合的作品,在當時引發了不少的爭論。支持者認為Free的加入讓Air Max 90 Current更適合日常穿著,而反對者則覺得這種改變“褻瀆”了Air Max純正的血統。
Air Max 90 Current Huarache(2009)
少數反對的聲音顯然并不能阻止Nike在Air Max 90身上繼續進行著各種瘋狂的實驗,就在Air Max 90 Current推出不到一年之后,Nike在延續Current的基礎上,為Air Max 90又找來了“年齡相仿”的老伙伴Huarache,將這一來源于墨西哥條帶拖鞋的經典元素融入到Air Max 90 Current Huarache的設計當中。包括DQM、HUF等聯名版本的大獲成功,讓人們在潮流的洶涌大潮中,開始更廣泛地接受Nike將經典重塑的手法。
曾經的這段很酷的官方動畫視頻里,Air Max系列的“工程網布化”一目了然
Air Max 90 EM(2012)
2012年,輕薄透氣的工程網布,即Engineered Mesh幾乎統治了Nike各個品類,而作為Nike Sportswear陣營的代表之作,Air Max 90也順理成章地在這一年推出了EM版本。雖然因為鞋面材質的一體化設計,Air Max 90 EM失去了原作豐富的層次感,但與此同時,它在色彩呈現上卻更加豐富多變。
雖然不是Air Max 90誕生紀念的“大年”,但Nike卻在2014年再次發力,推出了Lunar、Jacquard,以及Ice三款Air Max 90的衍生鞋款,重視程度不言而喻:
Air Max Lunar90(2014)
Air Max 90 Ice(2014)
Air Max 90Jacquard(2014)
Air Max Lunar90自然是在Air Max 90的基礎上,結合了當時大熱的Lunarlon科技,以進一步提升中底的舒適性,并且引入了無縫處理的鞋面工藝;Air Max 90Jacquard將提花機織工藝引入到一體化鞋面結構中,營造出Air Max 90家族中少有的輕靈腳感,同時中底前掌則參照了早先Current的Free切槽;Air Max 90 Ice則通過Hyperfuse鞋面以及前掌Phylon材質的可視化處理,體現出Air Max 90別樣的科技感。
而在這三款幾乎同時推出的Air Max 90衍生版當中,認知度最高,也影響力最大的,當屬Air Max Lunar90。這不僅是因為它在不破壞Air Max 90原本神韻的基礎上,幾乎在舒適性上做到了無懈可擊,眾多配色以及特殊版本的推出,也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它的成功,譬如這款Air Max Lunar90 SP Moon Landing——這不僅是“人類的一大步”,也是Nike的一大步。
Air Max 90 Sneakerboot(2014)
同樣在2014年,Nike還在針對輕度的都市戶外運動,以及冬季穿著所需的Sneakerboot家族中,加入了Air Max 90。氯丁橡膠鞋領的加入讓Air Max 90 Sneakerboot具有了比原作更強的戶外運動氣息。在將近六年后的今天,我們可以用一個在潮流領域頗為泛濫的詞來形容它——機能。
Air Max 90/1
Air Max 90/95
2018年,已經放棄Hybrid理念多年的Nike開始重拾混合理論,推出了一系列和Air Max系列有關的合體鞋。其中采用Air Max 1鞋面搭配Air Max 90中底的Air Max 90/1,以及在Patta x Nike By You企劃中可以由消費者對于Air Max 90和Air Max 95這兩款經典跑鞋進行拆分重組的Air Max 90/95,也都是可以被看作為Air Max 90頗具玩味的延申。
Air Zoom 90 IT
ZoomMVP
Sefolosha對于穿Air Max 90在NBA賽場上實戰——這種“瘋狂“行為的癡迷,
已經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
除了在復古跑鞋領域堪稱枝繁葉茂,Air Max 90在其他領域中其實也有著不少有趣的延申,譬如2016年那款以Air Max 90鞋面搭載Zoom Air中底的高爾夫球鞋Air Zoom 90 IT,以及在2009年推出,由Steve Nash代言的Zoom MVP——雖然沒有在命名上體現Air Max 90的痕跡,但這款Alpha Project后期籃球鞋確實在設計中借鑒了Air Max 90的經典元素。況且,瑞士人Thabo Sefolosha也證明了即便是原版的Air Max 90,也可以被穿上職業籃球賽場。
Air Max2090(2020)
如今,在2020年,Air Max 2090以全新的設計風格,重新定義了Air Max 90這跨越三十年的經典。
雖然2090的命名并非源于年份,但Air Max 2090在設計上確實展現出了強烈的未來氣息,譬如在鞋身前端、后端,以及首發配色的選擇上,都是以對于未來交通工具的暢想作為設計靈感。
與此同時,相比Air Max 90原作增大了200%的氣墊可視窗口,也讓Tinker與Dave當年的理想得以延續和實現。此外,Air Max 2090那不完整剪裁的Swoosh Logo、外底的Waffle元素、鞋身側面的包裹輪廓,以及后跟鞋提的特殊設計,也都在細節處體現出Air Max 90血脈的傳承,以及Air Max系列始終不忘的創新精神。
當然,更多有關Air Max 2090的信息,以及今年Air Max家族的其他動向,我們還要繼續靜候3月26日,Air Max Day的真正到來。
最后依舊是福利時間!
請將你最喜歡的Air Max鞋款在評論中與我們分享,我們將從參與者中隨機選取一位,送出Nike By You的Code,讓你在新的一年,打造出屬于自己的Air Max摯愛。
▲或許,Predator 20將掀起“獵鷹”時代的新篇章
▲都 2020年了,你需要一個“藍”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