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我將帶你尋找戴維斯雙擊超額收益、深入解讀投資機遇、共享價值盛宴。一句話:周期共振解大盤,三好公司掙大錢。
價值投資,快樂生活,大家下午好,我是老吳。
臨近春節假期,市場交投相對清淡,資金整體偏謹慎。對于指數,老吳的觀點仍然很明確:節前大概率就是震蕩行情,指數整體波動的幅度不會太大,以時間換空間將是主要的模式;節后行情上漲的概率很大。
在節前這段時間,老吳的重點將更多放在如何把握機會之上,今天就想重點聊聊醫藥板塊。
提及醫藥板塊,大家最大的顧慮估計就是帶量采購的利空,這也是前期壓制醫藥板塊主要因素。
2019年,隨著帶量采購的逐步落地,利空也在慢慢消化。未來即便帶量采購會持續不斷第三批、第四批,對上市公司的影響也會逐步趨弱。
但隨著醫藥板塊股價和估值的不斷下行,在利空不斷消化,業績穩定提升的背景之下,醫藥板塊有望迎來戴維斯雙擊的行情,有望迎來全新的長牛周期。
這也符合整個醫藥行業的發展趨勢:
在2010年以前,醫藥行業是醫保擴容推動的野蠻生長時代,增速快,波動大;
2011-2015年,醫保控費,帶來了醫療器械的并購機會、醫療服務擴展機會、診斷領域的快速發展;
2016-2017年,改革初期,藥品壓力緩解,藥品得到短暫的喘息機會;
2018 年,醫保新的壓力出現,改革進入深水區,帶量采購開始,利潤增速快速向下。
從2019年三季度開始,整個醫藥制造行業的利潤在緩慢提升,2019年前10個月醫藥制造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2596.8億元,同比增長10.60%;同比增速較6-9月逐步小幅提升。
老吳預期,從2020年開始,整個醫藥行業將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仿制藥的帶量采購會成為常態,但隨著創新藥審批的加速,有望放量,藥品增速有望回升,上市公司的業績也觸底反彈。
而這個預期也是有邏輯支撐的:
因為2020年是一個時代的分水嶺,70后將在2020年進入50歲,中國最有支付能力的一代人將逐步進入易生病周期,這是老齡化逐步深化的信號,民眾對于醫療需求和個人支付能力會將大幅提升。
目前整個醫藥板塊的估值處于歷史底部區域,很多個股仍在底部筑底階段,這正是逢低潛伏的好時機,可以從兩個方向去把握其中的機會:
第一:關注具備高盈利能力及盈利能力邊際改善公司
比如:不受醫保負面政策影響的自費性品種;關注罕見病、腫瘤的罕見突變等小眾治療領域的企業;研發壁壘較高的復雜大分子例如生物類似藥等。
第二:關注高效率及效率邊際改善公司
隨著新醫改的不斷深入,整個醫藥行業的投資邏輯將發生一定的變化,結構性機會將大于板塊的系統性機會,在同一競爭領域要關注高效率、高推進能力的企業。
從這兩個角度綜合考量,可以適當關注醫藥板塊中,PE在20倍以下、ROE在10%以上的企業。
目前整個醫藥板塊的整體估值大概在30倍左右,關注PE在20倍以下的企業,這是安全邊際,也是潛在的優勢;而ROE則是企業成長性和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標,也是股神巴菲特最為關注的指標之一。
綜合這兩個指標,老吳進行了簡單的篩選,以供參考。
對于醫藥板塊最后的建議:長線投資,多點耐心。
本文由吳志輝(投顧編號:A0600617100002)整理,不作為買賣依據,據此操作風險自負,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在看”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