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明晟公司最新公告,將美的集團從MSCI全球標準指數系列剔除,從1月24日起生效。
為什么美的會被明晟剔除MSCI指數呢?主要是因為外資持股比例太多,一直買買買,外資持股比例在1月21日達到了28%,深股通買盤被暫停。明晟MSCI指數是全球性指數,對標的公司有諸多要求,比如說有停復牌時間要求等,其中有個要求就是交易自由,目前美的集團的外資持股比例達到上限導致只能賣不能買,無法保證進出交易自由。
這對美的有影響嗎?短期來說,肯定有影響,而影響已經體現在走勢中,美的集團連續三天下跌,從最高61元滑落56元,最高跌幅達到8.2%,但這并不改變美的長期走牛的趨勢。
決定一家上市公司漲跌的長期要素是基本面,美的集團當前靜態市盈為19.42倍,動態市盈為13.82倍,這個估值水平已經屬于較低的估值水平,本身并沒有高估。
而從公司的業績來看,美的集團的業績保持了穩定的增長,2018年全年凈利潤增長17.05%,2019年一季度增長16.6%,上半年增長177.39%,增速超2018年全年增速,前三季度增長19.08%,繼續較上半年出現了提速,而2019年宏觀經濟整體是相對低迷的,且外部還面臨出口方面的壓力,美的集團能保持這樣的業績增長,已經是非常優秀的水平。
我們再看公司的盈利能力,美的集團2013年至2018年間,毛利率最高為27.54%,最低為23.28%,2018年就是毛利最高水平。凈利率低于10%,這在制造業行業中已經屬于很優秀的水平,大量制造業公司的凈利率低于5%。再看凈資產收益率,美的集團凈資產收益率從2013年到2018年,全部保持在20%以上,這在A股幾千家上市公司中都是首屈一指的水平。
人工智能時代已經來臨,美的集團作為白電龍頭,數億家庭在使用美的家電,這些終端將成為美的重要的數據來源,未來在利用大數據反饋之下,可以開發出更加適合需求的產品,而人機交互也將為智能家電帶來新的跨越,未來大量的傳統家電都將向智能家電升級,帶來換機潮,為美的集團提供了穩定的增長預期。
同時,美的集團前幾年成功的收購了德國庫卡機器人公司,全面進軍工業互聯網和機器人行業,國內的機器人基地即將開始大規模生產,未來隨著機器換人的潮浪來臨,美的集團將在高端工業機器人行業中搶占先機。美的集團還對小天鵝進行了全資收購,并創辦了高端的科技家電品牌COLMO及互聯網品牌BUGU,通過全產業鏈打通高、中、低端產品,進一步鞏固美的在國內甚至全球白電市場的領先地位。
因此,美的集團的前景是明朗的,估值是合理的,增長是穩定的,從MSCI指數中剔除僅僅是因為外資買得太多了,觸發了相關條件。但是外資為什么要一直買,不惜買到持股比例上限?難道不是因為看好美的的未來嗎?那么股價最終還是要由業績決定,外資并不是A股漲跌的全部因素,即便是外資不能再繼續買入,只要美的集團能繼續創造出更多新增價值,內資機構同樣會買入,這意味MSIC的這一處理并不會對美的集團產生實質性的影響,而只不過帶來短期市場情緒的影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