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雅安12月30日電 (岳依桐)結束為期一個月的隔離檢疫后,海歸大熊貓“貝貝”于30日正式入住位于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雅安碧峰峽基地海歸園的新家,與公眾見面。
大熊貓“貝貝”在享用窩窩頭。安源 攝大熊貓“貝貝”2015年8月22日出生在美國國家動物園。今年11月21日,“貝貝”回到家鄉四川,入住中心雅安碧峰峽基地。
30日上午11時,“貝貝”走出內舍,進入新家的室外運動場。面對完全陌生的環境,“貝貝”顯得有些躊躇,來回數次后,才在飼養員“‘貝貝’娃兒,到這兒來,這兒有筍子”的呼喚聲中慢慢開始在運動場內巡視,并在樹下、草叢中留下自己的標記。
大熊貓“貝貝”在新家。安源 攝約半小時后,“貝貝”似乎累了,又回到運動場中央,拿起飼養員準備的窩窩頭和胡蘿卜開始大快朵頤,甚至因為吃得太快而嗆到,引得周圍的人們發出陣陣笑聲。
“貝貝”的專屬飼養員蘇凌霄介紹,“貝貝”適應能力很好,雖然剛回到家鄉不久,但它并未出現較大的應激反應。經過獸醫對“貝貝”在隔離檢疫期內的身體檢查和體況監測,目前“貝貝”的身體和精神狀態都很好,體重也從剛回國的113公斤增至116公斤。
蘇凌霄告訴記者,“貝貝”是個不折不扣的“吃貨”。飼養員每天會投喂6公斤竹筍、1600克窩窩頭、600克胡蘿卜、200克蘋果和約25公斤的竹葉、竹竿。“除了偶爾會剩下一些竹竿和竹葉,‘貝貝’基本都能將這些食物吃光。它每天的糞便量少的時候16公斤,多的時候能超過20公斤。”
大熊貓“貝貝”在熟悉新家戶外活動場的環境。安源 攝為了盡快建立與“貝貝”之間的信任關系,蘇凌霄會盡可能多陪伴在它身旁,在它吃飯時與它說話,從而讓“貝貝”熟悉自己的聲音和氣味。“從美國回來的‘貝貝’一開始對中文很陌生,對四川話更是沒有反應,現在我和它已經可以完全用四川話‘交流’,它聽見我的呼喚,就會朝我走來。”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海清介紹,“貝貝”是中心的第18只海歸大熊貓。作為全世界最重要的大熊貓國際國內合作交流平臺,中心先后與14個國家的16家動物園建立了大熊貓科研合作關系,有著全世界最大的大熊貓海歸種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