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蔚來想要收下廣汽的1.5億?談何容易 ! 來源:汽車維基
來源:汽車維基
還沒等到過年,蔚來就為新造車企開一個好「彩頭」。
1月17日,廣汽集團透露,目前其正與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就融資方案進行初步談判,并針對此前傳聞「10億美元」融資一事做出了澄清。其表示,廣汽確實與蔚來汽車在接觸,但還處于前期階段,尚未形成任何具有約束力的協議。此外,在投資額度上不會超過1.5億美元,資金來源為部分自有資金和對外募集的資金。
而對于目前尚不算明朗的新能源汽車行業而言,此次融資事宜,無疑更體現著廣汽與蔚來之間的高度認可,當然,這樣的認可正是建立在此前雙方「合創」的基礎之上。
但從蔚來與此前傳統車企投資合作的經驗上來看,此次廣汽的投資事宜其過程或許依舊會有些曲折,畢竟傳統車企對于新造車企的投資,也絕非是「給錢」、「拿錢」這么簡單。
蔚來有望「開門紅」
1月15日,有報道稱,蔚來正在與廣汽商談談10億美元的融資事宜。據悉,該消息一出,就讓蔚來開盤暴漲,導致其在紐交所暫停交易約1小時,停牌前上漲17.15%。彼時,雙方并未就此事予以回復,直至17日,蔚來方面才對此消息進行了確認。
蔚來表示其正在與廣汽集團探討融資和戰略機遇,但談判仍處于初級階段,尚未達成最終協議。與此同時,廣汽集團也就此事做出了回應,在聲明中廣汽表示,「10億美元」一事為不實報道,并就此事予以了澄清。
廣汽表示,目前雙方就蔚來的融資計劃有所探討,但仍處于早期階段,最終能否達成一致,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未來,廣汽即使參與,預計會通過子公司以部分自有資金對外募集資金的方式參與投資,預計自有資金和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5億美元,不會對該公司產生重大影響,其也將嚴格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而截止目前,對于廣汽的聲明,蔚來汽車尚未置評。另外,針對此事,外界也有言論稱,此事尚未形成有約束力的協議,不排除最后廣汽選擇不投資蔚來的可能性。廣汽的「小算盤」
顯而易見的是,伴隨著2019年新能源市場的資本退潮,在今年春節前夕爆出的此次融資信息,是蔚來為當下一眾新造車企在新年開了一個好彩頭。但換個角度來說,在如此動蕩的局勢下,廣汽投資蔚來,在勇氣之余更透露著其對于蔚來的高度認可。
當然,這樣的認可正是建立在此前雙方合作的基礎之上。
從今年5月20日發布「HYCAN合創」品牌,到12月28日發布首款車型HYCAN 007,短短221天的時間,廣汽蔚來就交出了「合創」模式之下的階段性成果,這樣的速度,足以讓人相信,未來這個品牌的表現力以及爆發力,可能會更加讓人驚喜。
因此,外界也有一種言論稱,此次廣汽的投資有可能將部分資金轉入廣汽蔚來方面,若此番言論得以成真,這無疑為「合創」再加一劑「強心針」。
不可否認的是,廣汽與蔚來此前合作的首戰告捷,勢必在一定程度上為此次融資起到「助燃」的作用。即便是此時的廣汽選擇單方面投資蔚來,這樣的滲透顯然也是利大于弊。
另外,若從蔚來角度看,其也確實具備「吸金」的潛質。從成立之初,蔚來「高端電動車」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盡管蔚來的交付量放到整個汽車市場來說,依然略顯微不足道,但在高端電動車領域,蔚來是目前國內唯一形成規模交付的新造車企也是不爭的事實。
而對于像廣汽這樣的傳統車企而言,在高端電動車領域目前還尚處于空白期,對此,蔚來的「高端」就顯得尤為珍貴。福兮?禍兮?
然而,看似完美的一樁好事,也難免糟心的一面。
顯而易見的是,對于傳統車企的投資,新造車企更看重的無非是其資本的支持。此前特斯拉引入戴姆勒、豐田的投資更是被業界堪稱表率。
眾所周知,2009年是特斯拉發展始終十分重要的一年,因為在這一年不僅被譽為特斯拉正式崛起的一年,更是在那一年特斯拉首次品嘗到了來自傳統車企的愛戴與滋養。據不完全統計,2009年戴姆勒、豐田向特斯拉注入超1.4億美元的資金支持,而這無疑也為日后特斯拉的發展壯大奠定了基礎。
但事實是,蔚來并沒有特斯拉這樣的好運,在于傳統車企的合作上,蔚來顯然要曲折的多。
2019年底,蔚來就曾曝出引入長城的投資,彼時蔚來首席財務官奉瑋公開表示:「蔚來汽車在融資項目上已經取得了顯著進展,目前正在進行中,相關保密信息還無法對外透露。」而這一融資對象正是長城。
但隨后雙方因其合作項目蔚來二代開發平臺上動力電池的供應商問題,最終導致雙方的合作暫時擱置。
此外,在長城暫時退出之后,吉利和一汽都與蔚來傳出合作傳聞,但據了解各家開出的條件各不相同。更為極端的例子是,據稱吉利認為,蔚來營銷方面做得很糟,因此不希望由李斌繼續擔任蔚來董事長和CEO等。
此前蔚來的經驗教訓也在說明,此次廣汽的投資事宜其過程或許依舊會有些曲折,畢竟傳統車企對于新造車企的投資,也絕非是「給錢」、「拿錢」這么簡單,其中更是存在十分復雜的利益糾紛。
對此,特斯拉就已經做出了一個很好的表率,即便汽車資源豐厚的豐田和戴姆勒,在特斯拉近10年的發展史中依舊處在一個跟跑者的角色。
因此,此時的蔚來要做的無非正是如何把控好「妥協」二字。
編輯/Jeff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