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防護知識
1. 什么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感染性肺炎是指肺部的炎癥主要由不同種病原微生物感染導致的。感染性肺炎的病原體可根據病原微生物種類分為,細菌、病毒、真菌、支原體、衣原體等幾大類型。冬春季是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也是病毒性肺炎高發時期。病毒性肺炎主要臨床癥狀有發燒,咳嗽或胸悶,呼吸困難等癥狀。
冠狀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肺炎的病原體的一種。冠狀病毒直徑大約80—140納米,球形包膜病毒,是正鏈RNA病毒。因為球狀的病毒被膜蛋白外包的表面形狀突起類似皇冠形狀,所以被命名為冠狀病毒。冠狀病毒是引起人畜共患疾病的病原體。已知的人類冠狀病毒有6種,其中4種冠狀病毒較為常見致病性較低,一般引起類似普通感冒的輕微呼吸道癥狀。另外兩種引起重癥呼吸道感染的是2003年廣東暴發的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征冠狀病毒(SARS-CoV)及2012年中東沙特阿拉伯出現的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MERS-CoV)。這兩種病毒分別是來源于野生動物(蝙蝠)。分別傳染給果子貍及駱駝后傳染給人,然后在人群中擴散傳播。這次武漢的病毒性肺炎中新發現的病毒的核酸序列與已知的SARS-CoV及MERS-CoV的冠狀病毒的基因組核酸序列有明顯差異。因此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命名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2. 有哪些保護措施?
冠狀病毒的感染方式主要是飛沫或接觸感染。建議少去人群密集的場所,外出時要帶口罩(最好是醫療用N95口罩),佩帶口罩雖然不能阻止納米級的病毒顆粒的吸入,但可以阻擋含病毒顆粒的飛沫,減少病毒的感染風險。
避免近距離接觸任何有感冒癥狀的人。因為手會接觸到病毒附著物體,比方公共場所的門把手,電梯及各種按鈕等,在外應該盡量減少用手觸摸口,鼻,眼等病毒易感染部位。外出后要用流動的清水或使用肥皂洗手,搓手不少于20秒,有條件也可以使用含70%—80%的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如有發燒,咳嗽打噴嚏等類似感冒癥狀的出現,當咳嗽或打噴嚏時要戴口罩或用紙巾,衣物等遮擋口鼻以減少病毒向外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