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青島1月21日電 (記者 胡耀杰)全球海洋觀測伙伴關系(Partnership for Observation of the Global Oceans,簡稱“POGO”)第21次年會21日在青島繼續進行。來自海內外50余家海洋院所或國際組織(計劃)的90余位負責人和專家學者與會,通過深入交流和研討,在進一步加強全球海洋科學研究與聯合觀測合作方面達成諸多共識,對全球攜手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提高海洋領域防災減災能力,推動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意義。
POGO主席尼古拉斯?歐文斯致辭。 胡耀杰 攝會上,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所長李鐵剛表示,海洋一所重視并切實推進國際海洋科技合作,截止目前,海洋一所已與30多個重要海洋國家和地區的50多個科研機構建立了密切的交流與合作關系,積極推動國際科技合作平臺的建設,負責承辦和運行10個國際合作機構。未來,海洋一所將更加深入地參與全球海洋觀測領域的合作,依托中俄海洋與氣候聯合研究中心,推動中俄北冰洋大型國際研究計劃,針對“冰上絲綢之路”重大科學問題開展常態化聯合科學考察,同時將繼續深入推動與印尼、泰國、馬來西亞等國的合作,持續開展印度洋聯合觀測,推動建立“海上絲綢之路”印度洋沿線國家海洋環境預報系統,在海洋環境與氣候預測預報預警等領域提供國際公益服務。
來自海內外50余家海洋院所或國際組織(計劃)的90余位負責人和專家學者與會。 胡耀杰 攝POGO主席尼古拉斯·歐文斯表示,POGO旨在促進全球海洋科學研究,尤其是推動全球綜合性海洋觀測系統的實施。POGO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分享理念和知識,通過分享已知的知識,探尋未知的領域,并據此協調未來計劃。POGO成員單位覆蓋全球眾多國家,其中有3個成員單位來自中國。他認為,中國提出“海洋命運共同體”理念,聯合國也將于明年正式開展“海洋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十年”計劃,這些都將對海洋科學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全球海洋觀測伙伴關系第21次年會在青島舉行。 胡耀杰 攝本次年會由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和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承辦。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法國、俄羅斯、澳大利亞、日本、韓國以及中國等海內外海洋院所或國際組織(計劃)的負責人和專家學者,通過年會回顧了過去一年POGO開展的重點工作,規劃了未來的海洋觀測工作。
據悉,POGO是由全球三大海洋研究機構--美國斯克利普斯海洋研究所、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和英國南安普頓海洋中心的負責人于1999年3月在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IOC)總部策劃發起,是面向世界上主要海洋研究機構負責人和領導者間的論壇。POGO現有來自全球主要海洋研究機構的48個成員單位,秘書處設在英國普利茅斯海洋實驗室。目前,中國海洋一所、中科院海洋所和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是POGO的成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