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20日電 隨著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家家戶戶忙著準備年貨。如今,過年不再局限于吃吃吃,一些傳統的年貨已不能滿足90后等消費生力軍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而彰顯個性的球鞋、潮服潮搭、美妝等物品成了年輕人選購節日禮物的新寵。
90后的小陳在北京的一家互聯網公司工作,作為一名品牌潮鞋愛好者,小陳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購買了50多雙潮鞋,“純粹是把這個當成個人愛好,穿著自己喜歡的鞋子出門,心情也會變得更好。”小陳表示,最近趁著快遞停運前趕緊又下單了一雙心儀已久的鞋子,當做春節禮物送給辛苦工作了一年的自己。
通過消費塑造人設,成為年貨消費的新風向。基于購買的不同商品,年輕人們向世界說明“我是誰,我喜歡什么”。90后的小王是視聽設備發燒友。“過年入了運動款藍牙耳機,雖然3000多元難免肉疼,但為興趣投資,打造專屬人設,也算值了。”
年輕消費者們不僅要傳統年味兒,更要健康、科技感的品質生活體驗。數據顯示,在今年年貨節期間,按摩器/按摩椅、手機、吸塵器、吹風機、游戲機等成為年貨節中的爆款商品。
此外,過年不再局限于吃吃吃,內外兼修必不可少。過年期間,越來越多消費者愿意為知識、娛樂買單,在線學習、影音娛樂消費訂單金額猛增。知識付費、娛樂消費等圍繞精神需求展開的消費行為開始成為一種新型“年貨”,顯示出當代消費者日益旺盛的精神追求。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當代年輕人的消費觀念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彰顯個性的“悅己”式需求已經成為年輕人的新消費趨勢。在此背景下,時尚消費在中國得到了快速發展與繁榮。近日,新一代潮流網購社區“毒App”更名為“得物App”,其對外溝通主管昭陽對中新網表示,購買潮品潮物成為當前年輕人凸顯自我價值的生活方式之一;而年貨消費的轉變和升級,本質上體現出國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也日益增加。
“當代年輕人成長于物質供給豐富的環境,功能型需求滿足度高,他們更加樂于消費、敢于消費;外顯屬性、社交屬性成為他們主要的購買選擇依據。”昭陽介紹。此外,以得物App平臺數據為例,平臺上男女用戶比例約6:4,可以看出潮流消費早已不單純是傳統觀念中的“直男特權”,女性潮流消費能力也相當強勁。
天貓數據顯示,在90后的新年妝容中,紅棕色和番茄色唇膏成為當紅色號,最流行的新年妝容則是閃亮的“神仙落淚”妝。年貨節期間,一款碎鉆閃光睫毛膏成為“爆款”,有超過20%被90后買走。化妝品也取代了“新衣服”的地位,成為新的年貨消費趨勢。
據悉,得物App也在2019年11月底上線美妝商品,截至目前,用戶購買增長強勁。而有趣的是,據得物平臺提供的數據顯示,美妝頻道的近7成商品為男性購買并作為禮物送給女性,平臺涌現出一波“男生買口紅、女生買球鞋”的新消費熱潮。
盡管不乏亮點,但與此同時,年貨經濟的更多潛力有待發掘。專家認為,縱觀整體年貨消費分類,服務消費占比偏低。因此,拉動年貨經濟增長,服務的供給能力不容小覷。文化、娛樂、休閑、體育、健康等多個領域增加供給,是繁榮年貨經濟的重要抓手。
隨著消費趨勢不斷改變,每個時代的年味兒也都具備不同的特色和新意,但過年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盼望與期許、中國人深層次的文化基因與共同記憶未曾改變。各品牌只有抓住這“變與不變”中的契機,才能在年貨消費市場中占據更加有利的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