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26日電 “眾所周知,白內障是可以通過手術得到治療的眼部疾病,但很多老人由于對白內障疾病本身不夠了解,往往等到視力嚴重下降甚至完全失明,才‘迫不得已’趕到醫院接受手術治療。”北京華德眼科醫院執行院長柴萬彪12月25日上午在白內障光明計劃“北京市慈善基金會復明公益行”公益活動上說:“北京華德眼科醫院衷心希望通過此類型的公益活動,能讓更多百姓正確認識和了解白內障,從而做到及早重視、及時治療。”
北京華德眼科醫院醫護人員為在場老人進行現場眼健康篩查“善德光明行”基金管委會副主任張錢順介紹:自2018年4月起,北京市慈善基金會發起成立了“善德光明行”專項基金,旨在為全市低保、低收入和困難家庭老年人資助白內障手術費用,北京華德眼科醫院作為執行單位給白內障老人提供手術。截止至今年10月份,已為我市9個區的7萬余人(次)老人進行了篩查,其中6987名因罹患白內障導致視力下降的老人通過“善德光明行”項目重獲光明。
公益活動中,北京華德眼科醫院業務副院長丁振強就老視矯正、人工晶體種類、白內障手術年齡、手術時間以及手術后恢復等問題向與會的老年朋友做了認真細致的解答。
丁振強介紹:“如今的白內障手術,在全程計算機系統控制下,設定切口位置、大小、深度并利用飛秒激光取代了手術刀,精確至微米級別,讓白內障手術全面進入‘無刀’時代;通過飛秒激光技術制作微創的切口進行晶狀體撕囊和劈核,比手工操作切口更精準,為高端人工晶體植入提供了保障。”
活動現場,北京華德眼科醫院業務副院長丁振強博士做白內障講座“從前傳統白內障手術的目的就是復明,讓患者在手術后能‘看的見’就算成功了。而現在,隨著人們逐步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白內障手術已不再是單純的追求復明,而是要求更大化地提高術后視覺質量,要讓患者具有良好的屈光狀態,不僅要‘看得清,更要看得好’,伴隨著蔡司三焦點等多功能人工晶體的應用,可幫助患者術后獲得高質量清晰自然的近、中、遠全程視力,并能夠在解決白內障問題的同時,一并解決近視、遠視、老花等諸多視覺問題。”丁振強表示。
活動現場,北京華德眼科醫院醫護人員對老年人容易出現的眼科疾病進行了小科普,并為在場老人進行現場眼健康篩查,根據檢查結果,醫生還給出了相應的治療方案。
據悉,白內障光明計劃“北京市慈善基金會復明公益行”公益活動由北京市慈善基金會主辦、北京華德眼科醫院協辦。
白內障光明計劃“北京市慈善基金會復明公益行”,不僅為北京市眼疾患者帶來了福音,也為中老年白內障患者創造了一個重見光明的優秀服務平臺,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同時,希望通過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不斷擴大受助面,惠及到更多有需求的眼部疾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