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多家央企欲接手?北大方正債務危機待解
來源:財聯社
財聯社(記者,萬佳麗 上海)訊,最近幾天,關于方正的傳聞似乎又多了起來,其中就有消息稱,多家央企欲接手方正股權,真實情況如何?
近年來,債券市場違約事件頻發,大家對債券違約早已見怪不怪。但千億級的校企集團違約,依然另市場大吃一驚。12月2日,北大方正在上清所公告稱,未能按照約定籌措足額償付資金,“19方正SCP002”超短融債券不能按期足額償付本息。
有購買了十多億北大方正美元債的海外機構人士對記者表示,“我們的資產組合70%的資產配置的是中國的債券,因為相對來說收益高,比起印度等新興市場風險又相對更低,但沒想到北大這樣的千億級校企也會違約,僅僅20億都拿不出來么?我們現在最關注北大方正這次引進戰投的進展,希望能快點有實力強大的戰投方進入”。
財聯社記者曾獨家報道,珠海國資委已派專人負責北大方正重組事宜。而近日,財聯社記者又獨家獲悉,中國保利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保利集團”)也在與北大方正接觸,意圖參與此次重組。截至發稿,記者未能撥通保利集團電話。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北大方正引戰的背后其實是多方力量的博弈。北大方正沉積了十多年的“股權舊疾”在公司債務危機得背景之下,似乎到了必須“根治”的地步。“手術”能否順利進行?這關系到千億債務的兌付,也關系到老牌校企集團的存亡。
誰將入局?
12月2日19方正SCP002違約后,市場一片嘩然。聯合資信立刻將北大方正長期信用等級由AAA下調至A。
次日,北大方正旗下上市公司方正證券公告稱,“經向我司控股股東北大資產了解,按照中央關于高校所屬企業體制改革的相關部署,北大資產擬為方正集團引入大型央企作為戰略投資人。北大資產正就此事與各方緊密溝通,目前尚未最終確定戰略 合作方及具體交易方案,后續能否順利推進存在重大不確定性。一旦最終確定, 方正集團實際控制人將可能發生變化。”
12月18日,財聯社記者曾從機構投資者處了解到,當日早間,北大方正召開過一次SCP短融債債權持有人大會,大會上監管部門“建議”銀行債權人對北方方正債務做延期處理,給予債務人一定兌付時間。據了解,此次大會共有28家機構債權人參加,除了5家左右為資管公司,其余均為銀行債權人。
12月23日,上清所發布公告稱,北大方正債券持有人同意延期支付“19方正SCP002”本金,將本期債券兌付日變更為2020年2月21日,期間利息按照原利率4.94%計息。
這給了北大方正喘氣的機會。隨后不久,有媒體消息稱,信達資產投行部門已開始梳理北大方正的資產狀況,信達資產子公司信達證券對方正證券各個部門的情況進行了調研和摸底。
后路透又引述消息人士報道,北大方正從信達資產獲得80億元人民幣短期資金,為北大方正提供流動資金,目前資金已經到位。
某購買了北大方正債券的機構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信達曾承認有過這80億,但(北大)方正方面否認。
此外,近一個多月來,市場上不時流出多家央企以及國企有接觸北大方正,意預參與重組。
財聯社記者曾獨家報道,珠海國資委已派專人負責北大方正重組事宜。
近日,財聯社記者又獨家獲悉,中國保利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保利集團”)也在與北大方正接觸,參與此次重組。
而據其他媒體報道過的“緋聞對象”還有正大集團、中國信達、中交集團、珠海華發等。
根據保利集團官網顯示,保利集團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2月的保利科技有限公司,系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的大型中央企業。保利集團旗下有五家上市公司,分別是保利地產、保利置業、保利文化、久聯發展以及中國海城。
北大方正的某機構債權方人士表示,“北大方正的引戰情況以及旗下資產的劃轉情況,是我們最關注的兩方面,目前來看這兩方面都有動靜。”
就在21日晚間,中國證監會就方正證券發行公司債反饋意見,要求方正證券披露控股股東北大方正持有公司股權被司法凍結的最新情況以及對公司治理、經營活動和償債能力的影響,并披露與北大方正及關聯方之間的關聯交易情況。截至目前,北大方正持有方正證券2.28億股,持股比例27.75%,目前已有1.1億股被司法凍結(占持有股份的48.57%)。
“李友方”和“北大方”的博弈
北大方正債務危機之下,二股東北京招潤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招潤”)的一封公開信,又把二股東和大股東之間遺留十多年的歷史矛盾重新拉回公眾視野。
北大方正成立于1992年,注冊資本11億元。根據目前北大方正的工商信息顯示,北大方正由北大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大資產”)持股70%,背后是北京大學。北京招潤持股30%,背后為李友、余麗、張兆東和魏新。李友即北大方正原CEO,魏新為原北大方正董事長魏新、余麗為原北大方正執行總裁兼CFO。
如今“李友方”和“北大方”的爭端,其實起于2004年北大方正的股權改制。
2004年,方正集團發起股權改制,將集團股份一分為三,35%歸北大資產;30%用作員工股權激勵,交由管理成和員工持股(后這部分股權逐漸集中到李友和余麗手中,也就是如今的北京招潤);另外35%以1:6的對價轉讓給新引入的社會資本,分別為深圳康隆持股17%,成都華鼎持股18%,而成都華鼎、深圳康隆和李友、余麗等人有著“很強的關聯”。
改制時,方正委托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后認為北大方正凈資產為8029萬元,但同一個會計事務所出具的另一份評估報告認為方正凈資產為20多億元。而內部改制依據的是8000多萬元的資產額,涉嫌賤賣國有資產。李友方面認為事務所審計結果沒有問題,當年債臺高筑的方正確實僅剩下6000多億的凈資產,20多億的報告做給外人看,方便融資,沒有低估方正的價值。
2017年方正集團曾在其官網上稱,方正集團個別原高管通過各種方式巧取豪奪,侵吞巨額國有資產。國家審計署《北京大學所屬校辦企業經營管理情況專項審計調查報告》中指出,方正集團改制涉嫌審計報告造假和資產低評,通過認真自查校辦企業改制和股權轉讓中存在的違反程序、低評凈資產、“自賣自買”等重大違法違規問題。
2019年6月,北大資產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判令魏新、李友、余麗,在2004年以成都市華鼎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深圳市康隆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北京招潤名義,簽訂的關于轉讓方正集團合計65%股權的三份《權益轉讓協議》無效。
北大資產在訴訟中指出了李友等人的三宗罪:第一,方正集團改制所依據的財務文件存在造假。第二,在股權受讓主體上,弄虛作假,欺上瞞下。第三,拿方正集團自己的錢,買方正集團。
又在近日,北京招潤在其發布的公開信中,北京招潤表示近期獲悉北大資產單方宣布“接管”北大方正旗下北大資源的消息,北京招潤認為,此舉將巨額負債包袱轉至北大方正,侵犯民營股東權益;“接管”導致公司治理不透明,北大資源以償債為由,分拆處置北大方正資產,嚴重低估集團價值,將影響方正集團化解債務危機,影響穩定重組。
北京招潤要求北大資產盡快糾正“接管”行為。
有業內人士認為,如果此次北大方正能順利引入實力強大的央企,危機化解的概率會很大。“但目前看,二股東被大型央企或國企救助的意愿不大,大股東又急于把北京招潤踢走,雙方的博弈情況決定了此次引戰的走向”。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很顯然,北京招潤做為北大方正的二股東是不會允許大股東把北大方正旗下的優質資產分拆走的。“大股東與二股東的權利爭奪戰走到現在,已經到了必須解決的地步。大致可能有兩種走勢,引入央企或國企等戰投方,將民企徹底踢走。或者以一些方式將部分資產分走,集團走向破產重整。雙方博弈的過程中,集團資產不一定能保證完整性”。
優質資產:方正證券和北大資源
北大方正官網介紹,方正集團是北京大學于1986年投資創辦的大型國有控股企業集團,以IT產業的不斷深耕和發展為基礎,逐步形成了IT、醫療、產業金融、產城融合等業務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旗下擁有方正科技、方正控股、北大醫藥、北大資源、方正證券、中國高科等6家上市公司。
根據財報顯示,北大方正2019年3季度公司貨幣資金有450多億元,而其中有330多億是方正證券的。
多位固收投資經理分析道,北大方正旗下的這幾塊資產中,主要的優質資產就是方正證券和北大資源,集團的賬面現金主要都來自這兩家上市公司,但集團不能動用上市公司的錢 “方正科技虧損,方正控股、北大醫藥以及中國高科的凈資產太小,還不夠還利息。
根據聯合資信2019年6月24日發布的關于北大方正及其相關債券的信用評估報告中顯示的北大方正下屬上市公司的財報情況,2018年方正證券利潤總額為7.54億元,北大資源為20.72億元,其他上市公司板塊的利潤微乎其微。
從利潤構成來看,北大方正的利潤主要也來自于產業地產和金融證券板塊。2018年北大方正營業毛利潤為162.40億元,毛利潤主要來自信息技術、金融證券(主要經營主體方正證券)和產業地產(主要經營主體北大資源)板塊,2018年上述三個板塊的毛利潤占比分別為11.70%、32.85%和 46.37%。
2019年1-3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81.11億元,同比增長31.16%,主要系方正證券2019年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長42.39%所致。
截至2018年底,北大方正(合并)資產總額為3606.14億元,所有者權益合計為 654.79 億元 (其中少數股東權益 467.27 億元)。2018 年,北大方正實現營業收入 1332.74 億元,利潤總額 41.80 億元。
截至 2019 年 3 月底,北大方正(合并)資產總額為 3555.65 億元,所有者權益合計為 648.15 億元(其中少數股東權益 474.37 億元)。2019 年 1-3 月,北大方正實現營業收入 281.11 億元,利潤總額-4.28 億元。
北京招潤在公開信中曾披露北大方正目前的負債情況,北京招潤稱,北大方正目前負債約為3000億元,其中有息負債約1600億元,2015至2018年,資源集團負債增加551.71億元,存貨及投資性房地產增加425.24億元,對地產的425億巨額投入和200億經營性巨額虧損,是將北大方正拖入今天嚴重債務危機瀕臨破產的根源。
而根據此前媒體報道以及北京招潤披露的消息,“李友方”和“北大方”或正在搶奪方正證券和北大資源這兩塊優質資產。
北大方正能否順利引入央企或國企背景的戰投方?引入戰投的過程中,集團資產的完整性能否保持?誰將從北大方正中徹底出局?市場都在期待答案的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