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口擬開展課后服務 每生每月180元
即日起到25日18點,你可以通過三種方式向區教委提意見建議
本報訊 (重慶晨報·上游新聞記者 秦健)下月起,課后服務在上學日下午放學后進行兩小時,每生每月180元……前天,大渡口區教委發布通告,就日前區教委會同區發改委等部門草擬了《關于全面推進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廣泛征求意見建議。
學生自愿參加
《征求意見稿》提出,大渡口區課后服務工作先期只在義教階段開展。本校在讀學生根據自愿參加原則,在自愿的前提下,由家長向學校提出書面委托申請,學校審核登記,家長與學校簽訂課后服務委托協議。
時間安排上,課后服務在上學日下午正常放學后進行,原則上為兩小時,共計三課時。具體服務時間由各學校向學生、家長發放調查問卷,收集學生、家長關于課后服務時間、時長的實際需求,結合服務內容項目特點,統籌安排服務時間、時長。原則上以一學期為相對固定周期,可以學月為單位做適度調整。
服務內容方面,各學校要結合自身實際,因地制宜設計課后服務項目,注重學生個體差異和興趣培養,建構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課后服務內容。課后服務內容應主要安排作業輔導、自主閱讀、文體、科普、勞動體驗、安全演練、公益講座、法制宣傳等,對少數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可給予個別輔導。
經費方面,自愿參加校內課后服務的學生,按每生每月180元標準收費(選擇每天1課時課后服務的學生按每月60元標準收費,選擇每天2課時課后服務的學生按每月120元標準收費,選擇每天3課時課后服務的學生按每月180元標準收費)。所有學校開展課后服務要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和低保家庭學生等困難群體實行免費。
嚴格執行“十嚴禁”
此外,《征求意見稿》明確要求,嚴格執行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十嚴禁”,即嚴禁違背學生、家長意愿組織開展課后服務;嚴禁把課后服務演變為學科類集體教學、集體補課或奧數等競賽培訓;嚴禁增加學生作業量和加重學生課業負擔;嚴禁以課后服務為名違規收費、亂收費;嚴禁以課后服務為名違規亂發津補貼;嚴禁有師德師風問題的教職工參與課后服務;嚴禁有不良記錄的機構和人員參與課后服務;嚴禁未按程序審核的機構和個人入校提供課后服務;嚴禁在課后服務時段“搭車”開展商業活動;嚴禁以開展課后服務為名,將學校資源提供給社會培訓機構作為經營場所。
對違反相關規定的學校,視情節輕重將給予約談、通報批評,并依規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方案從2020年2月起實施。即日起到1月25日下午6:00,市民可通過三種方式將意見建議反饋區教委:一是書面來信,請寄達大渡口區教育委員會綜改辦1207辦公室(以郵戳時間為準);二是書面反饋意見傳電子郵箱209667971@qq;三是來電反饋,聯系人:張老師,電話:023—62733922(正常工作日上午9:00至下午6:00)。
考試把老師名字搞錯了,該不該掛科?
本報訊 (重慶晨報·上游新聞記者 陳竹)“發個不正經的朋友圈,群內朋友提個建議,這種該扣多少分?”1月15日,重慶理工大學2019級MBA群里一張朋友圈截圖讓原本安靜的群,熱鬧了起來。原來是一位同學將任課老師的名字寫錯了。
“這種遭都遭了”“扣個20分”“估計要掛了”“老師們看到自己那奇怪的名字,表示壓力山大”……群里的學生紛紛發表自己看法。
“我考試也是,只曉得老師姓崔,名字還是問的同學,但是沒有寫錯。”一位姓王的學生告訴記者,由于MBA是周末集中上課,所以對老師名字的確記憶不太深刻。“考試的時候我就看見有同學因為把老師名字寫錯了,要求再換一張答題卷。”
老師怎么看?“僅僅只是一個調侃而已,覺得好耍。”重慶理工大學副教授歐理平說,這位同學最開始把“歐理平”三個字寫正確了,可能又怕出錯,劃了“理”字,又寫了一個錯誤的,然后三個字全部劃了,再重寫。
“大家都是調侃,覺得有意思,這位同學具體多少分記不住了,但是肯定及格了。”歐理平老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