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歐洲經濟的“火車頭”,德國——不管是央行還是民眾,近年來對黃金的熱情日漸高漲。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1月份,德國官方擁有的黃金儲備達3366.8噸,占外匯比重的73%;另外,德國民眾持有的黃金數量也達到驚人的9000噸。值得一提的是,德國近期又爆發了新一輪的“購金潮”,且購金熱情已經超出了市場的預料,這一現象的背后又存在哪些推動原因?
德國掀新一輪“購金潮”,背后存在兩大關鍵因素
據德國財經媒體Borse Online近日報道,自去年12月底開始,德國國內出現了一個引人關注的現象——貴金屬商店和黃金交易商展廳外顧客排起了長隊,連黃金交易商都感受到了供應短缺的壓力。對此,市場猜測是否是德國民眾購買季節性禮物的行為,還是該國經濟或衰退引發的恐慌?但事實上,誘發此次新一輪購金潮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推動德國本輪黃金消費熱潮的關鍵因素是,該國將自2020年1月10日起實施新的制度,加大貴金屬對匿名購買的限制——購買上限從11150美元降至2230美元。在這一變相的限購令之下,德國民眾顯然希望在限期之前盡量囤積黃金。據大型黃金交易商Pro Aurum透露,其目前收到的訂單量已經足足增長了兩倍。
另一方面,德國本周三(1月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該國2019年全年GDP增速為0.6%,創下近7年來的最低水平,經濟增速放緩明顯;這也是提振該國黃金需求、推升金價的利好因素。更有分析指出,作為歐洲經濟“火車頭”的德國都陷入困境,歐元區經濟的疲軟可見一斑,歐洲對黃金的需求也將進一步提升。
13國運回黃金后,美國“灌水”5400億!我國600噸黃金如何處理?
實際上,不止是德國民眾,各國央行2019年的購進熱情也是空前高漲。據世界黃金協會最新一期數據顯示,2019年前11個月,全球各國央行黃金凈增持量達到570.2噸,較上一年增長11%。而在各國央行在增持黃金儲備的過程當中,有一個最為直接且較為引人關注的途徑,即是從美國運回黃金。
去年11月,波蘭央行就宣布運回100噸黃金,這被分析師直言為——可能是歐洲新趨勢的開始。因為早在波蘭運金之前,德國(運回300噸)、法國、土耳其、意大利、羅馬尼亞、瑞士、奧地利、比利時、匈牙利、委內瑞拉等多國也先后運回或宣布將要運回黃金,波蘭已經是第13個運回存在海外黃金的國家。
而對于美國而言,通過捂住黃金這一美元“對手盤”,對維系美元地位來說具有關鍵作用;因此,當各國紛紛動身將黃金運回國,這也將動搖美元的根基。然而,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仍在去年年底宣布將“放水”約5400億美元,堪稱“灌水”級別。有分析指出,受此推動,2020年國際金價繼續攀升,而央行將是2020年黃金主要購買者。
那么,在當前這種利好黃金的種種因素下,我國存于美國的600噸黃金又將何去何從?實際上,我國央行至今并無將黃金盡數運回的計劃。但有聲音指出,在當前全球經濟增速放緩,且美元霸權收割全球經濟成果的情況下,不排除國際興起黃金運回潮后,我國也有可能會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