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1月16日電(記者 胡亦心)據浙江省消保委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度,浙江省消保委系統共受理消費者投訴89173件,接待消費者來訪和咨詢近45萬人次,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0621萬元。其中,因經營者有欺詐行為得到加倍賠償的投訴662件,加倍賠償金額238萬元。
在所有投訴問題中,商品類消費投訴共54370件,服務類消費投訴共34803件,服務類消費投訴占比較去年有所上升。根據投訴性質分析,產品質量、虛假宣傳、售后服務和合同問題是引發投訴的主要原因,占投訴總量的85%以上。
據介紹,長租公寓平臺“暴雷”、視頻網站會員套路層出不窮、教育培訓質量參差不齊、預付式消費企業跑路、定制家具合同糾紛、電視購物消費糾紛頻發、農村銷售騙局等事項成為投訴熱點。
數據顯示,2019年度,浙江省消保委共受理教育培訓類投訴2048件,位居服務大類投訴第四位,相比上年同期上升56.37%。其中,實際教學與宣傳、承諾不符。誘導辦理金融貸款、培訓機構關門跑路等問題最為嚴重。
而越發熱門的“定制家具”投訴,則集中在質量問題、合同問題、價格問題和售后服務問題上產生分歧。
浙江省消保委介紹,由于目前定制家具缺乏相應標準和規范,經營者報價、測量方式較為隨意,部分經營者提供的格式合同對家具品牌、型號、材質、款式、計價方式、違約責任等約定模糊,發生消費糾紛時較難厘清責任;此外,也有出現經營者在制作家具過程中對原材料進行掉包、顏色不匹配、尺寸存在誤差、制作周期過長未能按約定時間交付等與承諾不符的事項。
而新年來臨,農村銷售騙局亟待重視。
浙江省消保委介紹,許多老年人對保健養生的追求十分迫切,一些不法分子便以此為切入點,通過免費體檢、發放獎品等營銷手段,誘騙農村老人購買各種“功效神奇”實際卻質量低劣的“養生產品”,常見的如保健品、凈水器、理療床、家用電器等,需要消費者提高警惕,避免“踩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