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何朝霞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羅悅
過年期間最開心的是小朋友,因為可以放開肚皮吃。眼瞅著家中小萌娃體重“噌噌”往上漲,不少家長心急如焚。
然而,醫學表明,超重兒童在成年后更易患2型糖尿病、血脂異常、高血壓、冠心病、中風、脂肪肝等。
一個假期下來,小朋友胖一圈的現象并不罕見。據湖南省人民醫院消化營養科中國注冊營養師蔡華介紹,每年開學前的一兩個星期,都會接診到假期暴肥的孩子,有的孩子一個假期長重五六公斤。
寒假期間,如何控制家中萌娃體重成了不少家長關心的問題。蔡華表示,孩子每天攝入適量的魚、禽、蛋和瘦肉,并不會長胖。只要合理控制飲食,堅持運動,小萌娃寒假就會擁有健康體重。
病例
愛吃蛋糕牛排喝飲料,9歲男童體重74公斤
最近,湖南省人民醫院體重管理門診收治了一位男童軍軍(化名)。軍軍身高1.53米,體重74公斤,雖然剛滿9歲,但是他已經出現了脂肪肝、鼾癥等癥狀。營養師詳細進行詢問后了解到,由于父母均在國外,寵愛孩子的爺爺奶奶盡可能滿足他提出的種種要求。軍軍最愛吃蛋糕、牛排,每天喝飲料代替飲水。最近,軍軍體檢被查出脂肪肝,眼看著寒假將近,爺爺奶奶不知道假期如何控制孩子的飲食,這才決定帶孩子來看診。
如何斷定為肥胖?蔡華表示,根據標準的兒童身高、體重標準,對超重及肥胖進行確定分度。如果超過標準值110%,該兒童被視為超重;如果超過標準值120%,可判定為肥胖。臨床醫學總結,引起兒童肥胖的危險因素主要有遺傳因素、膳食因素、運動量不足。如果兒童攝入過量脂肪和油炸食品,運動量不足,兒童肥胖率會大大增加。
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無論是成年人、青少年還是兒童,我國居民的超重率、肥胖率的增長幅度都遠超發達國家。某些兒童如果存在內分泌代謝紊亂,可導致多食、脂肪代謝紊亂等,從而引起肥胖。肥胖具有遺傳性,父母雙方體重正常,兒女可有9%超重;父母單方肥胖,兒女可有50%肥胖;父母雙方肥胖,兒女可有80%肥胖。其中,單純性肥胖是最常見的一種,占肥胖人群的95%,往往與有家族肥胖史、家族飲食結構及生活習慣有關。
關注
重視肥胖兒童的心理問題,避免惡性循環
“對于正在快速生長發育的兒童,肥胖帶來的不僅是外表的變化,最主要是影響兒童身心健康?!辈倘A介紹,美國心臟學會曾發布題為《兒童的肥胖、胰島素抗性、糖尿病和心血管危險》的公告,表明兒童時期的危險因素與成人期疾病有聯系。研究表明,肥胖、2型糖尿病與兒童時期有關聯,兒童期肥胖還可增加成年期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此外,肥胖容易讓兒童產生自卑心理和焦慮情緒,單純性肥胖兒童存在心理行為問題,自我意識水平下降。
“有數據表明,避免兒童肥胖應從孩子兩歲時開始,且應重點關注肥胖兒童的心理問題。”蔡華介紹,肥胖兒童因面臨巨大心理壓力,一些孩子會出現抑郁癥,再加上服用抗抑郁藥物,促使孩子更不愿運動,出現嗜睡癥狀,從而加重肥胖,形成惡性循環。
“因肥胖伴隨抑郁癥的孩子,目前正在醫院接受治療的有多例,對家長而言,不僅要關注到孩子的肥胖問題,還要看到肥胖背后的抑郁問題?!辈倘A提醒,引起肥胖的原因復雜多樣,而抑郁癥與肥胖互相關聯,嚴重影響孩子的日常學習、生活。
預防
假期兒童睡眠充足可有效避免肥胖
“控制熱能攝取量、堅持運動是防治肥胖的重要措施。”蔡華給出了一份假期健康膳食指南,同時,家長可以從合理飲食、適度運動、保持充足睡眠這三項來督促孩子。
首先,應保證合理飲食。食物多樣,谷類為主,粗細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少吃高脂、高熱量零食;每天吃奶類、大豆或其制品;常吃適量的魚、禽、蛋和瘦肉;減少烹調用油量,烹調方法宜蒸、煮、涼拌等;食不過量,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適當;每天足量飲水,白開水為宜;限糖很重要。
此外,在餐前2小時不要給孩子吃零食;切勿強迫孩子進食過多;不要用食物對孩子進行獎懲;飯前,不要讓孩子看電視、聽廣播、看書、玩玩具等;鼓勵孩子餐前幫忙洗菜、端菜碟、分碗筷;吃飯時不要批評孩子,以免造成情緒沮喪,影響進食心情;家長不可因擔心孩子吃得不夠,或弄臟衣服、地板而忽視孩子獨立進食的心理需求,應鼓勵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寒假期間兒童應適度運動,保持健康體重。家長可帶領兒童多參加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每天保證2小時鍛煉時間。可選擇打球、慢跑、游泳、爬山等運動方式,但應注意安全。
蔡華稱,睡眠偏少的孩子,其肥胖風險明顯高于睡眠充足的同齡人。睡眠時間不足,有可能造成具備分解脂肪功能的激素量減少,以及因難以抑制交感神經活動而使血糖水平升高,靜坐式生活方式的養成,這些都將是導致肥胖的誘因。因此寒假、春節期間,保證兒童充足睡眠對于避免假期肥胖同等重要,3至10歲兒童每天應保證睡足10小時。
“小萌娃健康過寒假”系列報道之三